鲁迅死后没多久,老对头郭沫若用30个字送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80119/6010261.html
年10月19日,55岁的鲁迅先生于上海逝世。消息一出,文坛哗然,大家扼腕痛心。各地的文化名人齐聚上海,都来送别鲁迅。鲁迅生前对于自己的丧事,有以下几点遗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因为这遗言,办葬礼时,大家的本意确实是一切从简的,但却挡不住上海百姓前来送行。据叶圣陶先生后来在《相濡以沫》一书中的回忆,当时大家选定了16位扶棺人,其中包括了巴金、曹白、胡风、黄源等名家,可以说这场葬礼中聚集了半个文坛的精英。然而在这场葬礼中,大家没有看到郭沫若的身影。同为文坛大师,为何不出席鲁迅的葬礼?或许有人会认为郭沫若太小气了,他和鲁迅一辈子没见过面,却文斗了几十年,口诛笔伐交锋了数个回合,而且每次好像都是鲁迅占了上风,难度他是咽不下这口气?事实并非如此,当时郭沫若远在日本,虽然人没有到,却在日本参加过纪念鲁迅的活动,而且在鲁迅死后没多久,他就用以下30个字送别他。正是这30个字,让我们感受到了郭沫若的大师风范,让我们来品一品: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其实这是一副挽联,是郭沫若送别鲁迅的,写得非常有见地。上联“叠坠双星”指的是高尔基和鲁迅先生的先生离世,高尔基于年6月18号逝世,正好是4个月之前,所以正是东亚西欧同殒泪。将鲁迅和高尔基作比,确实是颇有道理的。高尔基是著名的作家、诗人和评论家,他的《在人间》、《我的大学》《海燕》、《童年》等多部作品都是享誉世界的经典,影响了我国很多作家。高尔基先生的作品中,既饱含着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又有对现实的强烈批判,嬉笑怒骂间尽显文人风骨,这一点和鲁迅先生是一样的。从这个评价中,我们也能看出郭沫若虽然和鲁迅因创作理念不同,多年不合,但他对鲁迅是极为尊重的。下联中的“钦诵二心”是指鲁迅于年出版的杂文集《二心集》,收录了37篇杂文,这是鲁迅的得意作之一。郭沫若在下联中表示自己如今读着鲁迅的《二心集》,却一生都不曾与其有过一面之交,这是自己一生的遗憾。最后7个字则是对鲁迅过世表示哀悼,令人动容。抛开郭沫若和鲁迅的种种恩怨,单从这副挽联本身来看,确实写得是很有水平的。上联出现了四和双两个数量词,下联则用二心和一面与其相对;上联出现了东西两个方位,下联则用南北来对,工整而又贴切,是一个十分完美的挽联。对于郭沫若和鲁迅之间的文斗,笔者始终认为这是一场君子之争。郭沫若评价鲁迅的书法时,说的是:“远逾宋唐,直攀魏晋”;评价鲁迅的诗歌时,说的是:“鲁迅先生无心作诗,偶有所作,每臻绝唱。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评价鲁迅先生的为人时,说的是:“实事求是的历史学家,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家”。从这些评价和上面30字的挽联来看,郭沫若其实是真的懂鲁迅的,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69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