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兄靓声第21期欲说出梅将入伏写在2

陈捷摄陈捷摄欲说出梅将入伏——写在年小暑作者:潘之江朗读:曾若明编配:邬运河录音:曾兄靓声戏剧录音工作坊地点:深圳今天一早,隔壁刚放暑假的中学生就在高声朗诵高尔基的《海燕》,听着听着,仿佛从海风中感到一丝丝的清凉。但一推开门的瞬间,却热浪袭来,现实中是凉意全无。勤快的小区绿化养护工,清晨就用割草机推平了昨天还在疯长的青草。青草汁在炽热的空气下迅速蒸发,一种特殊的草香混合味在热浪中弥漫。对这种草香味仿佛生来俱有一种依恋,我深深呼吸着久违了的混合香味,感觉是那么熟悉和难忘。此时,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孩提时代在青草上打滚的情景。那些年,为了给羊群储备足够的越冬饲料,在夏至过后的晴天,就会在溪塘边割下大批青草,就地晒干后,打成捆,驮回家。在那青草的香味中,曾经留着我许多少年时代的美好记忆。《木楼一偶》曾晓剑摄今天是小暑,从“暑”的字面看,是炎热的意思。有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他长期生活在无锡。诗人写的就是小暑时节的农夫在大田挥汗如雨的耕作场景。感受到锄禾的辛劳,和盘中餐的来之不易。诗句真情流露,脍炙人口,千百年来经久传诵,还作为教育孩子要珍惜粮食的典故。禾苗一般长到齐小腿高时,也正值小暑时光。这时候锄禾的作用是,及时松动禾苗根部,促使禾苗根系断裂再生,而加速水稻的发育生长。只有在小暑时节及时地锄禾,才能促进大暑时水稻的充分分蘖。段兆泓摄24节气将“暑”字前冠以小,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个时段它只是有点炎热,关键是还没有到大伏天。《彩虹之下》曾晓剑摄小暑也是一个具有计算气候征兆标志性时间,因为“出梅”和“入伏”一般都会是在小暑过后的日子里出现,这已是千年不变的大概率。日历上的所谓“出梅”时间是相对固定的,是根据“干支记日法”来推算的,常规是把“小暑”过后的第一个“未”日为“出梅”。按此计算,今年“出梅”的时间是在7月9日,那天是农历己未日。生活中的“入梅”和日历上“入梅”在时间分布上也是不一致的。《李子熟了》曾晓剑摄说到黄梅天,我还会想起一些文字上的趣闻。小时候,凡是下雨歇脚时,家父就会用对字、对句来调节我的情绪,寓教于乐,以便让我增长知识。从天对地,山对海,丹山对碧水,到马迁修史记对孔子作春秋,凡此等等,由浅入深,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但至今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是,“五月黄梅天”对“三星白兰地”。父亲说,这是最妙的绝对。多少年来,凡说起黄梅天或喝白兰地时,就会记起这联绝对。陈捷摄当年夏季,如果小暑过后东风浩荡,盛夏时节会以晴日为主,意思是“三伏”期间也会少雨水。如果在春夏之交期间已是雨水充沛,河塘蓄水丰满的话,那这一年就基本坐定是丰收年景。朗读者曾若明曾若明,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深圳保利剧院首任总经理,深圳曾兄靓声戏剧艺术表演工作坊创始人。现受聘于深圳文体旅游局重大项目办公室(新歌剧院项目组)高级顾问。作者潘之江潘之江,资深文化人,浙江绍兴人,正高职称,早年在浙江工作。年调入深圳。先后任频率总监、深圳广电集团新闻研究所所长,兼任深圳《市民周报》社长、总编辑,深圳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近年主要从事昆曲艺术、文字交响乐、读懂中国画、辨证看艺术、24节气习俗等专题研究和讲习。策划并成功组织《深圳同在一方热土》大型歌会12场、《文明家庭进社区》活动56场、《全国金婚大典》等大型系列活动。先后策划香港、澳门回归大型专题各80集(中央台播出、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专集);主笔50小时大型电视直播节目《香港十年》(深圳卫视播出);创办《深圳广播快评》、《民心桥》等名牌节目(主创之一);创作大型朗诵诗二十多万字,其中一百八十行长诗《写在春天的赞歌》在中央台两次播出;出版《敢问理在何方》(人民出版社)、《广播改革理论与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等个人专著六部。音乐制作人邬运河广东省录音师协会会员,从业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记者。长期从事音乐编辑、录音与制作。众多节目作品获得全国、省、市各类奖项。编辑夏吉贵审读吴剑林审核詹婉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50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