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谢信集中地患者们在这里诉衷肠

内分泌科走廊上的感谢信

医院内分泌科全家福

“白衣天使菩萨心,治病救人度众生。医师业精显奇效,护士心细淳可亲。血糖飙升昔时我,今日颜笑又逢春。内分泌科精英多,医德如山高耸云。”这两天,医院内分泌科病房走廊的白板上,新贴出了一封感谢信,写信者是一位曾在病房5号床住过的祝大伯。

一封信,一段情。这已经是内分泌科病房6年来收到的第15封感谢信了。年,医院5号楼,为了增加医患沟通渠道,医护们在走廊一侧挂上了一块白板。不知曾几何时,这里成了感谢信的“集中地”。一封、两封、三封……越积越多,一段时间满了,医护将它们拿下来,白板很快又被新的感谢信填满。透过这一方天地,医患们互诉衷肠,互致谢意。

体重狂掉7公斤,确诊糖尿病

77岁的祝大伯身体向来不错,但从去年上半年开始,他的身体却渐渐消瘦。“平常没有特别不舒服的感觉,我就没太在意。”不到半年时间,祝大伯再称体重,吓了一跳:身高厘米的他,体重从80公斤掉到了73公斤。

身材是越来越“好”,但祝大伯心里也有隐隐的担心。一次例行的社区体检,医生找到了原因:空腹血糖高达13mmol/L。要知道,正常血糖范围在3.9-6.1mmol/L,祝大伯的血糖已经超标一倍多。

祝大伯平时爱看健康科普知识,深知糖尿病的难缠,他特别重视,马上赶到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经过一番检查,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陈宇发现,祝大伯的糖化血红蛋白高达10.4%,餐后两小时血糖达20.53mmol/L。综合一系列指标,可以确诊祝大伯患有糖尿病。陈宇告诉祝大伯,他的这身病已经存在较长时间,不过一直没被发现。

血糖超高,加上祝大伯体重迅速下降,陈宇建议他立刻住院,排查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并确定用药方案。

医护苦口婆心化解大伯的疑虑

住进医院内分泌病房后,一系列检查有条不紊地展开。这下,祝大伯不耐烦了:“医院做了全套体检,怎么还要做这么多!”

在祝大伯看来,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重复检查。但他的糖尿病可能存在已久,需要排查是否发生并发症,常规的社区体检已经不能满足这些检查需求。

得知祝大伯的顾虑后,科里的医生和护士轮番耐心解释,苦口婆心劝说。祝大伯也慢慢地从排斥转变为接受,配合度越来越高。

检查发现,祝大伯有轻微的尿蛋白,合并有轻微的神经病变等。这些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初期症状,幸好发现及时,医生制定的一连串针对性治疗方案,让祝大伯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我们建立的是革命友谊。”祝大伯一天比一天信任医护团队,住院9天,祝大伯的血糖稳住了,各项指标也恢复到正常值,顺利迎来出院的日子。之后,他听从医嘱一直定期复诊。

“这样认真、耐心的医疗团队,医院和医护人员的认知。”祝大伯与医院内分泌科的医护成了老朋友。新年到了,他一高兴就写下了这封感谢信。

每周两次工休座谈会倾听患者心声

“像祝大伯这样,对医疗团队从半信半疑甚至怀疑,转变为充分信任的病人,医院内分泌科有不少。”医院内分泌科仇海燕医生说,在这里,通过医护人员的耐心解释和关怀,这些疑虑都被打消,最终化作一封封感谢信。

对医务人员来说,收到感谢信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患者每一次的肯定,依然会让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们倍感温暖。

被肯定是如此美好!“这里是我们的能量池,有时候值班真的很累了,但看一眼这些感谢信,就觉得值得。”仇海燕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一封封感谢信不仅体现出浓浓的医患真情,背后更是医护人员们轮番上阵,努力收获的信任。医院内分泌科每周都有两次工休座谈会,收集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对患者做好疾病科普工作。

“医护人员和病患原本就有相同的目标、相同的愿望。”仇海燕说,医患关系不和谐,大多源于沟通不顺畅产生的误会。“多一份沟通,多一份美好。这个冬天,因信任和理解而温暖!”

(杭州日报记者柴悦颖通讯员李煦王文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