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蓝谷涵养创新生态圈

□本报记者肖芳

“我们在中国南海布设了几十台‘海燕’。每一台的具体位置、样机状态和观测数据,都显示在这个大屏幕上。”近日,记者来到青岛蓝谷问海路1号,走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观测与探测联合实验室,最显眼的除了摆放在研发大厅的通体明黄的“海燕”水下滑翔机,还有一张布满整墙的大屏幕,这里是联合实验室的水下航行器指挥控制中心。

“海燕”,学名叫“水下滑翔机”,是一种新型水下无人航行器。海洋观测与探测联合实验室科研助理王智进介绍,“科学家通过屏幕旁边的电脑终端,就可以远程操控几千公里外深海中的‘海燕’进行上浮和下沉。无论深潜海底几千米,‘海燕’的一举一动都在科学家的掌控之中,科学家可以根据需求来进行海洋环境观测与水下目标探测及跟踪。”

从海洋大省迈向海洋强省,科技是核心关键。位于鳌山湾畔的青岛蓝谷,正是我省推进海洋科研创新的战略高地和旗帜样板。年,青岛率先作出全力打造“中国蓝色硅谷”的战略部署。年,青岛蓝谷发展规划获国务院五部委联合批复,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定位于打造“以海洋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发及高科技产业集聚区”。

数载砥砺奋进,青岛蓝谷现已聚集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等20余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等20余所高校院所。在这个生态圈里,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互动耦合,催动海洋科研驶入快车道。

“海燕”的进化史,便是其中的生动案例。早在年,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科研团队便开始研究水下滑翔机,历经十几年攻坚克难,“海燕”的续航能力初步达到公里。年,“海燕”项目整体搬迁到青岛蓝谷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仅用了3年时间,“海燕”续航里程及下潜不断刷新纪录,实现了续航里程.6公里。

科研加速,得益于体制机制的创新。作为我国唯一获批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整合科研资源,搭建大型公共科研平台,围绕国家使命,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创新、联合攻关。

谈到这一点,王智进感触颇深:以前“海燕”团队专注于做海洋装备,离科学家和科学应用有一定距离;现在到了位于蓝谷的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进入了海洋科学家的“朋友圈”,立足点更高了,视野开阔了,舞台更大了,科学、技术与装备的协同性更强了,创新的目标、动力、思维也变了,现在的“海燕”更加智能化,已成为“透明海洋”核心观测与探测技术之一;以前“海燕”做海试,需要自己租船或搭船出海,费用昂贵且机会有限;现在实验室建立了深远海科考船共享平台,每年组织几十个共享航次,只要提报需求就能使用;以前“海燕”入海后所面临的水文环境难以预测,顺流跑就快、逆流跑就慢;现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的超算平台“深蓝大脑”提供全球海流分布图,研究人员可根据海流走向更为科学地规划“海燕”的路线和应用……

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这个综合协同创新平台上,“透明海洋”科技创新工程的启动,使得“海燕-X”万米级水下滑翔机、波浪滑翔器、深海实时潜标、深海Argo浮标、深海大浮标、全海深高清相机“海瞳”等一个又一个探海利器涌现而出,开启了我国深海观测与探测从点、线跨越到面、体的无人智能化时代。“蓝色药库”“深蓝渔业”“健康海洋”“海底资源”等一个又一个大科学计划及工程稳步推进,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中俄北极研究中心等一个又一个全球海洋科技创新网络节点正加速布局。

“我们海洋科研工作者,感受到了来自这个时代的鼓舞与温暖,同时也感受到了肩上的时代使命。”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委员会主任吴立新表示。目前,山东已专门成立国家实验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支持意见,青岛市发起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海洋攻势”。仅近两年,省市共出资金近50亿元,用于大科学平台建设以及大科学计划预研,并为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规划预留亩土地,强化配套支持政策。这些都将为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鳌山湾畔,一个世界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正在崛起。这里不仅聚集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和机构,还进驻了余家科技型企业,初步形成了从海洋研发到成果孵化,再到技术交易的海洋科技创新生态圈。

来源:大众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7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