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嘱托争出彩小城故事丨鸟类的天堂是什
编者按:迎国庆,适逢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一周年之际。为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大河网派出记者到河南沿黄8市采访,开展“小城故事”网络文明传播活动。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请跟着大河网一起走进“小城”,见证人民幸福生活,探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02:00大河网讯(记者祝传鹏贺志泉)多年前,在封丘县陈桥村,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大宋朝的开国皇帝,陈桥村因此闻名遐迩。如今,因为一对叔侄24年接力守护,这里的黄河湿地景色宜人,让人流连忘返。
陈桥村紧临黄河,年之前,村东头还是当地居民随意倒放生活污水的“东大荒”“苇子坑”,在村民刘继恩和刘东洋叔侄24年的接力保护下,“东大荒”变成鸟类的天堂,让许多人找回了记忆中的乐园。
9月17日早上6点,封丘县陈桥村党支部书记刘继恩像往常一样,带着望远镜来到封丘县陈桥东湖湿地(以下简称“东湖湿地”),绕着东湖湿地走了一圈,感觉今天见到的鸟类比昨天似乎又多了些,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小时候,我就经常和小伙伴儿在这里摸鱼、掏鸟蛋、玩捉迷藏,那时候藏进芦苇里,想找到人得费半天功夫。”刘继恩回忆说,这里是鸟类栖息的天堂,更是童年的乐园。
可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东大荒变成了当地居民倒生活污水的大坑。慢慢地,刘继恩发现,那片水域面积越来越小,水质越来越浑,鸟儿也越来越少。
为了保护儿时的记忆,刘继恩把东大荒承包了下来。包了不能打粮的荒地,刘继恩被当地居民嘲笑为傻。
后来,新乡来了一个姓徐的专家告诉刘继恩,“东大荒”其实是湿地,是“地球之肾”,能涵养水源、净化生态。此外,它还是国家黄河湿地鸟类保护区的一部分,是为珍稀鸟类提供食物的栖息地。
“我一定要守护好我美丽的家乡!”自此,强烈而执着的信念在刘继恩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也是从那时起,刘继恩对湿地越来越着迷,有事没事总往湿地转转,养成了去湿地巡逻的习惯。看到有人捕鸟,刘继恩都会上前阻止并为他们讲解护鸟、保护环境的知识。另外,他购买了许多关于湿地的书刊,并请教专家,进一步了解伴随他生活多年的湿地。
多年来,在刘继恩等人的影响下,当地居民保护湿地、保护鸟类的意识逐渐提高。发现有人捕鸟,村民会立刻给刘继恩打电话;看到有鸟受伤,也会主动把它送到管护站。
“每天早上6点晚上7点,我都会来湿地转转,24年了,每天如此,要是哪天不来,就感觉少了点啥。”刘继恩说,这片湿地就像他的家一样,这些鸟就像他的孩子,每天看到就感到很亲切。
良禽择树而栖,随着环境的变化,东湖湿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类前来越冬、繁衍、生息。与此同时,陈桥镇也开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刘继恩被选为陈桥镇党委委员,主抓相关工作。
工作变动,分身乏术,保护湿地的具体工作谁去干呢?刘继恩想起了侄子刘东洋。
刘东洋大学毕业后,在苏州一家新能源公司担任市场主管,每个月都有上万元的收入。
“每次回家,叔叔都带我到湿地转,给我讲湿地、水鸟、乡村旅游的事情。”刘东洋说,自己渐渐动心了,愿意回来建设家乡,保护水鸟,发展乡村旅游。
5年下来,刘东洋已变成了当地的鸟类专家,哪只是苍鹭、哪只是黑水鸡,只要听声便可分辨。现如今,刘东洋已经成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志愿者,也是河南观鸟会的常任理事。
“湿地保护核心区游客止步、禁止垂钓。”刘东洋说,对这个区域,他们实行封闭式管理:断路、织网、挖沟。断路——不让车靠近核心区;织网——在核心区外围织上防护网,防止捕猎;挖沟——开挖防护沟,不让人靠近核心区。
“人退了,鸟才能进嘛。”刘继恩补充说,远处的水面上,不时有水鸟掠过。
如今,该湿地园区占地约亩,其中芦苇地面积达亩。站在木栈道上放眼望去,白鹭分列两排站在木桩上悠闲地休憩。一年四季,东湖湿地中的鸟类可达种,平时每个季节常见的鸟类就有40多种。
在这对叔侄的保护下,东大荒变成了鸟类的天堂,东湖湿地成了黄河边上的生态明珠。
记者手记
正如歌曲《少年》的歌词一样: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24年过去了,改变的只有刘继恩的年龄和头发,却无法改变他保护黄河湿地、守护鸟类的初心。他说,能把自己儿时的乐园找回来,保护好,传承下去,这辈子活得就值了。可喜的是保护湿地后继有人,在他的带领下,不仅他的侄子成了鸟类保护专家,义务巡逻队队员也已发展到7人,都是村里的年轻人,保护黄河湿地,他们一茬接着一茬干,黄河岸边的故事,必将越来越精彩!
相关推荐
·践行嘱托争出彩·小城故事①丨“愚公后人”海燕筑梦记
·践行嘱托争出彩小城故事②丨“奶奶的酱”为何这样红——留学生李泽西创业有“四劲”
·践行嘱托争出彩·小城故事③丨孟州:千年古城现代“绿”动
·践行嘱托争出彩小城故事④丨迁建狼城岗滩区人民绘小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