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吉祥一片冰心付讲解
这个7月,中国国家博物馆迎来周岁生日,一批荟萃中外精品文物的展览陆续推出,让观者连呼过瘾。而如同“百科全书”般的讲解员更是让展品文物“活”了起来,走进人们心田。
今年82岁的齐吉祥便是他们中的一位。自打上世纪50年代末入职国博担任讲解员,他曾接待过多位国家元首,在全国讲解行业里第一个被评为研究员,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一生中有两次当“馆长”的机会,却都婉言拒绝了。他甘做一辈子讲解员,说文物、写历史,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人生的无限可能。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他就像英国作家毛姆笔下“抬头看月亮的人”。
郭力展摄
上世纪90年代,齐吉祥在北京三十一中的第二课堂。
50岁时齐吉祥自称“半翁”,书桌上是他编写的图书。张金卫摄
今年4月,齐吉祥在给河北省的历史老师上网课。王薇摄
放弃高考走上讲解员之路
耄耋之年,齐吉祥依旧忙碌。每天早晨7点起床,吃完早饭就下楼遛狗、喂小区里的各种鸟类,9点半左右回到家,坐到书桌前开始埋头看书写作或是出门参加各种活动,“晚上12点多才入睡,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齐吉祥打小爱读书,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雅和舒拉的故事》,也读杨沫的《青春之歌》《我的一家》,“中学时基本上一个月读一本”。每读完一本,他就写一期黑板报,给全校同学分享读书心得。腹有诗书,齐吉祥因此善于表达。小学时,他经常主持升国旗仪式,在全校师生面前毫不怯场。上中学时,每逢新年联欢晚会,他都登台给大家诗歌朗诵,高尔基的《海燕》张口就来。
时隔多年,齐吉祥回想,可能正是这些特长影响了他一生的轨迹。
年6月底,填报高考志愿的日子到了,成绩优秀、酷爱数理的他填报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第二志愿是南开大学物理系。就在填报志愿的这一天,发生了一件事。那天下午,班主任臧老师通知齐吉祥和北京十一中另外三名学生去参观一个展览。行前只告诉他们“这个展览不是谁想看就能看的”。
齐吉祥和三位同学被带进故宫武英殿,没走多远,他们就看到一个高高的铁架,说明上写着:李大钊牺牲时的绞架。还有朱德南昌起义时使用的手枪、再现刘胡兰就义时的画像……展品大多是与中国革命史有关的文物,仅有几句简单说明,同学们“走马观花”,看了一个多小时,并没留下太多印象。
匆忙回到学校后,校长问齐吉祥:“下午的展览怎么样?”他如实作答:“就我们自己看,也没人讲,好多没看懂。”
校长笑着说:“让你去看的目的就是希望你放弃高考,去这个博物馆当讲解员。”他还告诉齐吉祥,“将来这个博物馆,要建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天安门就好比中国人的一张脸,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是这脸上的两只眼睛。”
齐吉祥对博物馆讲解员一无所知,但在他当时的认知里,“当讲解员是国家的需要”。于是,沉默片刻,他回复了三个字:“那好吧。”
不几日,齐吉祥入职中国历史博物馆,成为一名讲解员。事后他才得知,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兴建的十大工程之一。年9月,与人民大会堂同时开始建设,年8月工程竣工,成为献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之一。
当年众多专家学者夜以继日地拟定陈列提纲、搜集文物和资料。全国各省市博物馆,把大批珍贵文物送到北京。有的地方博物馆打开文物库房,任由筹建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专家们挑选,而且保证按时送到。
历史博物馆馆藏渐臻丰富,如何把它们背后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传播给参观者?为此,相关部门向中央申请名应届毕业大学生,到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当讲解员。但囿于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尚不发达,只能批准十几名应届大学生,另外四十多个名额由高中应届毕业生填补。齐吉祥就是其中之一。
这在中国博物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当时只有19岁的齐吉祥,却并没有为此兴奋不已,更多的是迷茫:讲解员要做些什么?
求教沈从文取经张秉贵
博物馆虽无大学之名,但对高中毕业的齐吉祥来说,是一座更大的学堂。
齐吉祥被分到历史博物馆的明清陈列组,他每天接触的都是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教研室的李华讲师是齐吉祥的老师,北大历史学系教授邓广铭是隋唐到明清陈列组的组长。此外,还有京韵大鼓名家良小楼,教他们如何发音吐字。
有一天,身形瘦削的沈从文,推开齐吉祥所在办公室的门,操着浓重湘西口音说:“我是沈从文,带大家到故宫去看看!”
起初,齐吉祥并不知晓沈从文何许人也。到故宫后,沈从文领着明清组的4名新讲解员边看边讲解陶瓷、丝绸、书画等文物知识,他侃侃而谈,并耐心解答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之后,沈从文多次带着明清组的讲解员到故宫三大殿学习。
沈从文广博的学识,让齐吉祥非常钦佩。后来他才知道,沈从文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他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但自知是半路出家,工作之余便到博物馆展厅给观众义务讲解。
齐吉祥虚心求教,他经常骑车到东堂子胡同51号找沈从文,把自己的新作拿给他看。沈从文平易近人,不管多忙都会停下手头的工作,用毛笔仔细修改,一手小楷工工整整。
历史博物馆原研究员史树青先生和沈从文同住一个宿舍,他一生博览群书,征史探源,读书涉猎面极广。齐吉祥称他是“活字典”“大百科全书”,“一有什么问题就向他请教,一个礼拜不知道问多少回。”
为了加速成长,齐吉祥还经常加班加点看书。下班以后,他时常在办公室看两小时书后再回家。他把书上的重点知识抄下来,记在小卡片上,走到哪儿背到哪儿。当时,他家住东晓市36号,离单位不远,步行来回需40多分钟。齐吉祥在路上,一边走一边看卡片,因此积累了很多知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把专家学者给历史博物馆写的厚厚一本解说词,背得滚瓜烂熟。“一万多字,背到一字不差。”
年10月1日,中国历史博物馆公开预展。一开始,大家对历史博物馆的热情很高。“每天一开馆参观者就涌进来,平均一天要讲解三四场”。但时间久了,齐吉祥发现,听讲解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同一场讲解,为何有的人愿意听,有的人听几句就走了?讲解如何才能吸引人?
为此,齐吉祥和群工部的同事来到王府井百货大楼,向后来的全国劳模、糖果柜台售货员张秉贵取经。张秉贵说:“卖糖果看似简单,但背后也有讲究。什么人来买就推荐什么样的品种,老年人来买,就推荐不黏牙的;南方人来买,就推荐甜味更浓的;新婚的来买,就推荐花色品种漂亮的。”
一块普普通通的糖,被张秉贵做出如此细致的“大文章”。有几千年历史的文物,用千篇一律的方式讲给不同的参观者,怎么可能引人入胜?深受启发的齐吉祥探索出“因人施讲”的路子:给机关干部要讲得生动形象,讲出治理国家的理念;给文化人讲解,既要深入浅出,又要讲出哲理性;给中小学生讲,就要多讲一些文物的故事。
从容作答尼克松之问
年2月24日下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参观,齐吉祥负责讲解。
“我那时候还没有手表,全程讲解要求控制在50分钟以内,完全靠心算。”齐吉祥在正式讲解前,反复排练了很多遍,但在讲解当天,现场还是出现了意外。
刚讲完“北京人”,尼克松问:“‘北京人’的头盖骨到哪儿去了,为什么用复制品?”
齐吉祥回答:“年,‘北京人’的头盖骨在美国人的手里,被弄得下落不明。”尼克松听了以后,尴尬地耸了耸肩。
讲完原始社会,尼克松突然又问:“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底是社会进步还是倒退?”
齐吉祥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奇怪。稍加思索后,他坚定地说:“当然是进步。”
“既然是进步,那为什么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人平等,可进化到了奴隶社会怎么反倒有了阶级压迫呢?”尼克松继续追问。
在场陪同的人员,都替齐吉祥捏了一把汗,他却从容对答:“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有更高的生产力,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两者不在一个比较层面上。”这一说法最终得到了尼克松的认可。
在尼克松之后,齐吉祥还接待了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国家领导人邓颖超等。他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在天安门前、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一言一行都跟中国、跟天安门联系起来,回答问题的正确性非常重要。”
而讲解员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就需要不断学习。每隔一两天,齐吉祥就去图书馆借书,每月保证至少40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他还是王府井新华书店的常客,历史、文学、博物馆教育等方面的书籍买了多册,家里的10个大书柜被塞得满满当当。
“学犹掘井”是齐吉祥的座右铭。他请一位书法家给自己写了这四个字,用相框裱起来,挂在客厅里,提醒自己日日精进、久久为功。
两次拒绝当“馆长”
年,北京市人口普查。人口普查员询问齐吉祥个人情况时,一边问一边低头填写表格。“后来他问我在哪儿上班、做什么工作,我说讲解员。他一脸惊讶,抬头看了我一眼。”齐吉祥苦笑,“他的潜台词是:怎么都40多岁了,还做讲解员?”
当时,在很多人眼里,讲解员是吃青春饭的,“一结婚就拉倒”。很多讲解员工作几年就纷纷“跳槽”。齐吉祥并不这么想。小时候,他和全国劳模时传祥住在同一个大杂院里。“他是掏粪工人,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就是这么一个平凡的工作,他做得比谁都好,我为什么不能?”齐吉祥暗下决心,要在讲解员岗位闯出一条路来。
齐吉祥走出博物馆,把讲解拓展为多种历史教育活动。他走进北京各街道的少年之家,给孩子们讲文物背后的历史;他走进北京电视台,直播“我爱北京博物馆”的知识竞赛;他还组织“了解祖国、热爱祖国”的冬令营、夏令营,让北京中小学生在博物馆中认识祖国。
年夏,齐吉祥向北京崇文区的历史教师们提出,给他们讲一次历史课本中的文物知识课。“没想到竟然一炮走红,老师们一致反映讲得非常实用。”很快,北京教师进修学院的历史教研室邀请齐吉祥给全市的历史教师讲文物知识课。“原本计划是3次讲座,后来听的人特别多,很多老师都提前用书包占座,效果非常好,就连续讲了13讲。”齐吉祥说。
讲课结束后,大家纷纷请求齐吉祥印发讲稿。年,他的第一本书——《中国历史文物常识》正式出版。齐吉祥又以讲解员的口吻,编写了《中华文物大观》讲述我国丰富的文化遗存,广受读者好评。这本书,后来被评为上世纪90年代全国中学生最喜欢的10种书籍之一。
此后,齐吉祥笔耕不辍且屡屡获奖。他参与编著的《中华文明史》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教学百科全书》获年国家图书一等奖、《中华文化史图鉴》获第三届全国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
年,齐吉祥被破格评定为副研究员,这是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讲解员出身的副研究员。他感慨万千,“讲解工作也是大有可为的”,从此立志当一辈子讲解员。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齐吉祥先后有两次当“馆长”的机会。他记得,第一次是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当馆长,他以纪念馆离家太远为由拒绝了。年4月,国家文物局决定让齐吉祥担任国际友谊博物馆馆长。“任命之前,国家文物局做了一个民意调查,然后直接下调令,我事先并不知道。”齐吉祥收到调令后,心情复杂,他跟历史博物馆的领导商量,“能不能不去?”一位领导说:“这是调令,不服从是会犯错误的!”
国际友谊博物馆是收藏、保护、研究和展出我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外交往中收受的国际礼品的专门性博物馆,见证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意义非凡。但齐吉祥思虑再三,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他专程跑到国家文物局作解释:很多人认为讲解工作留不住人,他就想闯一条路,证明讲解工作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事业。短短这几句话令对方颇为感动,认为他是讲解队伍的一面旗子,不能倒。升“馆长”一事遂作罢。
齐吉祥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他在讲解员的岗位上坚守了40余载,并在全国讲解行业里第一个被评为研究员,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历史既要严谨也得趣说
齐吉祥退休二十多年了,却一直是“退而不休”的状态。
年6月,刚退休的齐吉祥接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主任王宏志的电话,邀请他编写七年级历史教科书。因为没有高等学历,也没有中国历史和教学教法的学术论著,齐吉祥再三推脱。但在陈梧桐、臧嵘等历史学者的鼓励下,他硬着头皮应承下来。“白天和大家逐章逐节、一字一句地认真研读、推敲,晚上带着问题查资料、写文稿,12点上床都是早的。”回想起那段紧张又充实的时光,齐吉祥至今难忘。
齐吉祥每年都会买中学历史教材,对比其中的变化。年5月,当他打开全国统编新历史教材后,发现有关文物的表述有欠严谨的地方。比如: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织布机”,实际只发现了两个不知用途的小木棍,有一位专家认为可能是卷布轴;“在已发掘的三个兵马俑坑中,出土的陶俑和陶马共有多件”,实际上只出土了0多个,专家推算可能共埋藏有近个。不一而足。
这些不严谨的表述令齐吉祥寝食难安。当天深夜,他便和人教社相关负责人联系,请对方向有关方面反映。很快,一场特殊的座谈会在人教社举行。会上,他和国家博物馆考古部的一位专家提出的教材中涉及文物的修改建议,都被当场采纳。
齐吉祥对历史教育有用不完的热情。在博物馆做讲解员的时候,他发现很多孩子到博物馆后,只从表面判断一件展品是否漂亮,有的会问是不是价值连城。因此,他萌生给少年儿童写一套文物历史启蒙图书的想法。
年,齐吉祥编著了一套《国宝的故事》,给孩子们讲述件国宝级文物的故事。这套书获得了年全国最佳文物科普读物奖,卖得非常火。但齐吉祥觉得“故事里没有‘传道授业’的因素,且近年来有很多新的考古发现。”于是,年,他决定重写一套。
历时近3年,齐吉祥查阅上百种参考书、大量考古报告,阅读诸多名家专论,还向湖北、浙江、江西、河南、四川等省份的考古专家一一核实每件文物的标准名称和最新数据等,写成一套给孩子们的文物历史大书——《这个历史太有趣》,这套书获评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
“小车不倒尽管推!”如今,齐吉祥仍笔耕不辍,他六十余载的执着坚守、孜孜以求,让我们相信,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张小英)
(来源:北京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