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显风采中文系ldquo明日之

展今日风采

成明日之师

——中文系

为更好地丰富中文系学生的校园生活,增强同学们的师范专业技能,培养学生敬业努力的精神,中文系于年4月17日14:30在教室举办了昌吉学院中文系第九届“明日之师”讲课大赛。

出席本次大赛的评委老师有中文系辅导员王帅老师,邹丽君老师、安静老师、任生花老师、晁晨阳老师、任雪晴老师。

明·赛场概况

比赛伊始,中文系辅导员王帅老师进行发言“:本次比赛对于参赛选手来说是一次珍贵的交流学习、提升自我水平的机会。各位选手要时刻牢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只要参与就是胜利者。希望各位选手们可以在比赛中锤炼自身素质,以赛助教、教学相长。”王老师的发言给了参赛选手们极大的鼓励。

选手阿依波塔·海拉提呈现的精彩课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人分饰不同的角色朗读课文《大象的耳朵》使学生们身临其境,灵活的肢体语言再现了课文的场景。

选手王艺萍讲解的课文是《祖父的园子》。她用温柔的话语描述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学生们仿佛再现了童年时美好的场景,勾起无限的遐想。

选手葛茹凡通过课文《台阶》让学生们了解到了父辈们生存的智慧、憨厚、勤劳。她用小说的四要素串起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步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父亲的性格,落实了文章的细节。

选手单开泰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然的过渡到《藤野先生》。以文章中的语句段落来重点讲解“反语”,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了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

杜晓艳带来的课文是《海燕》。她仔细地为学生们讲解了体裁和题裁的区别。并通过与学生的精彩互动让学生们逐渐走进高尔基的海燕世界,让学生们一起为高尔基的海燕而呐喊。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阿斯木姑分析了课文《背影》中父亲的几次背影,一步步引导学生走进父亲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了至亲至善的父子情。

其他选手的表现同样也非常优异,独到的教学设计,巧妙的多媒体辅助演示,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1号选手彭佳佑讲解的诗词《过零丁洋》让学生们深刻了解到了文天祥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3号选手茹仙古丽在美妙的歌唱声中,带着学生们走进了中华民族大团结这堂课。

贺·颁奖环节

一等奖:

B班阿依波塔·海拉提

二等奖:

Z班王艺萍

B班葛茹凡

三等奖:

B班单开泰

B班杜晓艳

B班阿斯木姑

优秀奖:

B班梁胤懋

B班单梦丽

B班薛浩萍

B班刘毓铄

学·评委点评

全部选手试讲完毕,安静老师作为评委代表进行了精彩点评,她首先肯定了所有参赛选手的出色表现,并针对各位选手的具体表现指出了需要注意的三点问题。

一、理清学习目标。一堂课教学内容知识点不宜过多,要有出彩的亮点。要注意课堂导入和课堂讲解方式,并列举了几种常见的课堂导入方式。

二、注意板书和PPT的规范设计。老师要练写好粉笔字,PPT只是教学辅助工具,要避免重复性的照念PPT。

三、教学设计要紧扣教学大纲。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准确把握内容的重难点。要设置符合学情、针对性强的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感。

安静老师还寄语参赛选手们: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楷模;要用心观察,学会反思,及时改正,朝着优秀前进。安静老师的精彩点评深深地鼓舞并启发着各位参赛选手们。

本次大赛为中文系学子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切磋交流的实践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中文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提升了口才表达能力和讲课水平,充分展现了中文系学生的活力青春。

一场比拼你追我赶,三尺讲台各显风采。希望参赛选手们能重视比赛过程中的收获,认真学习,主动成长,进一步强化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师范技能素养,不断超越自己,不断进步,最终成为亮眼的“明日之师”!

-END-

供稿:中文系学业发展部

编辑:陈付萌

初审:徐新燕

终审:席煜翔张礼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9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