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牌微型车,被称中国微型车的鼻祖
前些天有网友留言,说是很早以前曾看过一部国产老电影,有足球比赛的内容,但他对电影中出现的微型出租车印象很深。
《球迷》剧照,注意那辆微型车这位网友讲的这部电影,应该是喜剧片《球迷》,电影放映后很受公众欢迎,而剧中那辆微型车就是海燕牌SW型,这种车是上世纪50年代上海制造的海燕系列微型车之一。
一、研发背景
对旧中国城市交通历史有所了解的网友,对“黄包车”大概不会陌生,这是一种人力双轮客运工具,因最早从日本输入,又称“东洋车”,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很多城市仍大量存在。随着上世纪50年代中国工业基础的初步建立,用机动车逐步代替落后的人力车成为社会共识,国家也适时提出了“消灭人拉人的三轮车”。那么,人力车被消灭后,用什么替代呢?就用微型车。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我国结束了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后,汽车仍是国家工业发展的重点,提出了要在全国建设14个整车制造厂,具备年产52万辆车生产能力。该计划出台后,各省随之掀起了“造车潮”。
面对这一席卷全国的造车热潮,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工业界闻风而动,各种以仿制国外成熟车型的造车计划很快出台,在这里我们仅谈谈微型车。
在微型车方面,北京、上海研发工作动手最早。年,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与首都公司修理厂联手造出了第一代微型车,取名“卫星”牌。当年,周恩来总理陪同来访的朝鲜金日成首相试乘了该车。
周恩来总理陪同金日成乘坐卫星牌微型车据记载,经不断改进,“卫星”牌共发展了三代七款车型,其中第五款生产了辆,曾在医院附近投入运营。“卫星”牌曾法国刊物登载。但因技术、市场等原因,“卫星”牌发展未能持续。而几乎同时开始微型车研发工作的上海市,则依托当时国内相对较好的工业基础,将研发工作坚持了下来。
几乎就在北京市着手研发微型车的同时,上海公用事业局也萌生了一个造车计划,也是设计研制微型汽车,也是用于取代人力三轮车。据记载,当时该局还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设计要求,那就是体积小,行驶灵活,既要保持三轮车灵活轻便、走街串巷的优点,又要解决三轮车行驶不稳、劳动强度大的缺陷。
年4月,上海市出租汽车公司保修车间利用战前遗留的“菲亚特”零部件,率先制造出“奔腾”牌微型电动车。据记载,“奔腾”牌采用敞篷结构,乘坐四人。因为使用电力推进,该车没有污染排放,噪音也很小,能够在两米宽的道路上行驶,比较适合当时上海的街道环境。但该车仅用于试验,并未投产,但开了上海微型车生产的先河。
沪客型微型车年10月,上海市公交公司客车修造厂又造出了沪客牌型微型车,该车载员4人,采用双缸对置风冷四冲程汽油机,采用独具特色的左后轮单轮式驱动方式,在微型车探索方面又进了一步。
也就是在沪客型问世的同时,也是年10月,在上海市公用事业局主持下,上海市出租汽车公司保修车间和上海三轮车生产合作社完成了合并,成立了上海市微型汽车制造厂,开始集中力量研发微型汽车。
二、研发历程
在当时的中国,汽车设计制造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软硬件都异常匮乏,上海微型车发展注定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
飞跃牌微型车据记载,从年到年,上海微型汽车制造厂先后试制成飞跃牌、海燕牌型、海燕牌SW型、海燕牌SW型等多种微型车。
海燕牌型这是文字记载的上海第一辆以“海燕”命名的微型车,之所以是海燕牌型,主要是该车使用排量CC的长江牌摩托车发动机。尽管当时制造工艺粗糙,但整车设计还是蛮有新意的,仿佛就是四个轮子配一个鸡蛋型的车厢。
海燕牌SW型挂有冬季保温被的海燕牌SW型海燕牌SW型侧后视图年11月,国家在北京召开微型车工作会议,刚刚诞生的沪客牌型被送去参展。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对该车进行了评审,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会后,上海微型汽车制造厂据此对沪客牌型进行了改进,于年2月正式推出海燕牌SW微型车,并参加了同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与北京牌CB4型轿车、红旗牌CA72型轿车一同亮相,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据记载,海燕牌SW型采用敞篷式结构,车身2.6米长,1.17米宽,1.46米高,大小与三轮车尺寸相当,能够在弄堂里自由游弋,通行无阻,十分符合当时上海道路环境。该车采用汽油发动机,最大时速为50公里,油耗为百公里5升。海燕牌SW型推出后,上海微型车制造厂根据用户要求,不断对其进行改进,不但加装了车门,整车造型也变得更圆滑。
海燕牌SW型曾投入了小批量生产,总产量65辆,年5月停产,停产原因是噪音大、油耗高、造价贵、故障多、寿命短。
海燕牌SW型年,上海微型汽车制造厂计划对海燕牌SW型进行深度改进,提出了尽量简化结构,降低成本,适当照顾舒适与美观,行驶范围为上海市内及近郊的基本要求。根据这一方针,上海微型汽车制造厂采用吉林工业大学的设计方案,开始研制一款体积略大、制造水平及性能方面均有大幅提升的微型车,这种车就是海燕牌SW型微型汽车,这一车型是当时上海最完善的微型车。
三、基本性能
在这里,我主要向网友们介绍海燕SW型微型车的基本性能。
海燕SW型微型车整体尺寸为2.94米长,1.43米宽,1.36米高。采用当时先进的承载式车身结构,双门三厢,车门面积很大,后排乘客可轻松上下车。发动机后置,前舱放置备胎和油箱。车的外观圆滑、小巧、美观,增加了一些装饰性零件,车身侧面进气口还有镀铬装饰。
海燕牌SW型搭载一台排量0.3L的四冲程风冷汽油发动机,曲轴箱采用当时较为罕见的铝合金材质,以减轻重量,最大功率13马力,采用后置后驱,匹配3速手动变速箱,最大时速60公里,百公里耗油5升。该车仍采用左后轮单轮驱动,省略了差速器,转向机为蜗杆凸指式,制动系为自动调整间隙式,前悬架为4连杆独立悬架,后悬架为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
在博物馆展出的海燕偶爱SW型据记载,海燕牌SW型共生产辆,其中51辆交上海出租汽车公司进行了营业性运行,年最后一辆海燕牌SW型退役,目前被上海汽车博保存展出,被称为“中国微型车的鼻祖”。据记载,海燕牌SW型投放运营后,每公里收费0.15元,等候费每满5分钟0.10元。年5月,改为每公里收费0.20元,基数为2.5公里,收费0.50元。
五、重大意义
客观的讲,与西方国家同级别微型车相比,上海制造的海燕牌微型车有不小差距,如噪音大、油耗高、造价贵、故障多、寿命短等,但该车的出现说明了当时我国已开始重视微型车的研发,标志着中国轿车生产多元化的开始,也为以后国产微型汽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