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鸟窝都是露天的,下雨时要怎么躲避风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1014/11153079059.shtml

"鸟"字最后一笔是"一",树枝也;下面那个弯钩,鸟爪也。古人没画个框把鸟圈起来,鸟类属于天空和枝头,鸟窝只是短暂缘分。

倦鸟归巢是假,鸟去巢空是真。鸟类不会睡在巢窝,因为鸟窝不是用来睡觉休息,也不是用来避风躲雨。不然巢寄生鸟怎么过?杜鹃科相当一部分成员都不筑巢。

回忆小时候,雨天和夜晚,燕子通常呆在檐下或晾衣绳上,呆在窝里的是燕子宝宝。倔强的小鸟无惧风雨和黑夜,就是不回巢。

1.鸟窝是干啥用的?

鸟类筑巢只为繁殖,鸟蛋总不能在地上任由风吹蛋滚。巢穴可以给脆弱的卵和雏提供很多保障,遮风挡雨,安全保暖,减少被天敌猎食的风险。繁殖期结束,鸟类则以四野为家。

巢寄生鸟就是最好的证明。鹃鸟悄悄地把蛋放在苇莺巢内,万事大吉。不亲自育雏,则无筑巢习性,这说明成鸟不需巢穴。

因此,我们看到鸟儿归巢是因为鸟要孵蛋或育雏。繁殖期的成鸟在雨天会回巢,要么保护鸟卵,避免低温导致孵化率下降;要么保护雏鸟,防止鸟宝宝被淋坏。成鸟日常也会频繁回巢,查看情况或喂食雏鸟。

繁殖期之外,鸟类大多时候都属于天空和枝头,哪怕暴风骤雨时,月黑风高夜,它们也不回巢中休息或避雨。话说那时的老巢或许破败不堪,这真不好说。

走鹃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在地面觅食,为什么还要翅膀?高超的飞翔技能,意味着广阔的天地,更有利于生存和繁衍。天空那么大,草木那么多,如果鸟类拘囿于巢穴,无异于限制了自身活动范围。回家的路很远,每一次都是消耗和风险。鸟类筑巢也是迫不得已,那是繁衍本能的驱使。

2.雨天中的鸟儿怎么办?

猪往前拱,狗向后刨,鸟也有鸟的招。鸟类避雨的招数五花八门,可以就地取材,实在没办法,大不了直面风雨。

①丛林中的鸟儿

鸟类繁多,大多数栖息在繁茂的丛林中,于它们来说,下雨只道是寻常。

雨天寻一处枝繁叶茂,鸟儿蹲在树枝就行。茂密的树叶可以避免雨水直接打在身上,哩哩啦啦的雨滴无碍。如果方便,有些鸟会躲在树洞中,效果当然更好。

喳哥喜鹊就是这样躲雨的。眼睛微闭,双翅收拢,静等雨停。鸟中侏儒蜂鸟都可以在枝头躲雨,众鸟又何惧之有?

于鸟类而言,雨天只是不便外出寻食,繁殖期要护卵或雏,其他与平时并无分别。我们看来这种方式不太理想,但对鸟类足以,便捷实用又省事,雨滴对鸟儿构不成威胁,雨后甩甩脖子,扑棱扑棱翅膀,马上飞向天空。

②人类聚集区的鸟儿

也有很多鸟类喜欢民居环境,这关乎筑巢和觅食,最常见的莫过于燕子和麻雀。

过去北方农村常见人字屋和平房,这种建筑都有突出的房檐。燕子喜欢在檐下或堂室内房顶筑巢。麻雀懒省事,直接在檐下或墙壁的缝隙中安家,稍微简装即可。在过去农村的土屋时代,这种现象尤其常见。

这类鸟儿在雨天就地取材,很多民居建筑都是理想的避雨处。檐下和过道的晾衣绳、电线,一切可以立足的地方都行。毕竟雨天的人们更要躲雨,无人叨扰。

燕子亲人类,随便找个支撑物就可以避雨。麻雀简单粗暴,除了像燕子一样,也可以钻进檐下和墙壁的缝隙里躲雨。

③开阔地带的鸟儿

鲁迅先生说过,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真的鸟儿敢于直面淋漓的大雨。

自然界中就有很多这种猛鸟,天生野性,追求自由天空,远离人类生活区,远离繁茂森林。它们栖息在开阔的平原地带,或河湖附近,一旦下雨,既无建筑利用,也少树木遮挡。

岩石下,低矮灌木丛,或其他遮挡物,这些都是避雨场所。一旦无物可用,它们则选择昂首挺胸直面风雨,让风雨任意往脸上呼。

是不是想起了高尔基的海燕?还有一种叫"中杓鹬"的鸟,能够穿越风暴,嚣张得很。

④城里的鸟儿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鸟类一样有很多地方躲风避雨。公园和小区里的树木、亭台、岗亭,楼下的雨搭、楼顶的挑檐,楼房的阳台和窗台,两边沿街的站台、挡雨棚等,都可以躲雨,鸟儿甚至飞进你家阳台或厨房,你打它啊?

城市河道两边的遮挡物,桥洞和涵洞内,都是理想避雨处。城市那些废弃或尚未投用的建筑物,都是鸟类的避雨场所。

⑤雨天回巢的鸟儿

那些正处繁殖期的鸟儿,雨天只能及时返巢,不为躲雨而是保护卵或雏鸟。

鸟卵和幼鸟很脆弱,持续淋雨导致温度降低,蛋可能无法孵化,雏可能生病致死。成鸟回巢,张开温暖的翅膀护住卵或雏,就像老母鸡雨天护小鸡仔那样。鸟巢透气性良好,雨后天晴,窝内干爽如常。

凡事有例外,亚马逊丛林里的蜂鸟就不太正经。鸟妈筑巢在大树叶背面,雨再大也不回去护雏,任凭幼鸟在风雨里摇荡。雨后蜂鸟回巢查看,有时宝宝在窝里,有时宝宝在树叶上,有时宝宝在地上六神无主……

3.鸟类为什么不怕淋雨

鸟类最外一层正羽,堪称"纯天然雨衣",丰厚而紧密,防水效果好,雨水不易渗透。

里面的绒羽和半绒羽保暖效果好。热量不流失,可保障鸟儿雨后马上进入飞行模式。大家或见过雨后孱弱的小鸟,通常是刚离巢的幼鸟,体温下降导致一时无法飞行,很危险。

鸟类全身被羽毛和角质层覆盖,可防雨,可保温,这就是鸟类不怕雨的关键。雨天,鸟儿习惯收拢翅膀和脖子,就是为了防雨和保温。雨后鸟类都有扑棱翅膀和甩脖子的习惯,并用喙梳理羽毛,这些都是及时清理雨水的表现,以便快速进入飞行模式。

小编结语

鸟巢为繁殖所用,一旦幼鸟展翅高飞,则鸟去巢空。平时成鸟并不呆在巢里,无论月黑风高夜,还是风雨交加时,否则愧对天赋双翼,限制活动范围,每次回巢也是冒险之旅。

鸟类避雨,能避则避,避无可避就不避。这本事源于羽毛,外可防雨,内可保温。成鸟不怕雨淋,但要避免雨中飞行的风险,比如能量损耗,遭遇天敌。雨天不利于觅食,鸟类找个地方待着,我们称为"避雨"。

"倦鸟归巢"只是感性说法,巢并不是它们的家。俗话"某某翅膀硬了",这是真相。

鸟儿有着漂亮的羽毛,动听的声音,是地球最美丽的精灵,它们属于广阔天空、繁茂的枝头和自由的四野。有幸看见它们,那是我们的缘分,所以我们要爱护鸟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16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