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的两首诗,证明了他对李林甫的态度前
张九龄,人称盛唐最后一位贤相,其履历堪称光鲜,从小就能文善赋,与神童无异,虽经历波折,但最终到达人生巅峰,成为盛唐宰相。
李林甫作为张九龄的接班人,其履历则要暗淡的多,不仅文采不及张九龄,连做人也被后世所诟病。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为盛唐任职宰相时间最长的一个人,甚至刚直不阿的张九龄都不得不写诗向其示好,也正因张九龄对李林甫的态度反复,成为盛唐转衰的一大原因。
为什么说张九龄对李林甫的态度有反复呢?
了解唐史的人都清楚,张九龄作为当时高级知识分子的代表,根本看不起靠奇技淫巧和门路钻营上位的李林甫,这一点从张九龄与姚崇的矛盾可见一斑。即便是高居宰相之位的姚崇,与张九龄发生意见分歧,张九龄都毫不示弱,更不用说,一个市井混混。
但是,当李林甫上位宰相经过多轮较量之后,张九龄终于发现自己不是李林甫的对手了,而且在任职后期,开始向李林甫示弱,意图稳定自己的相位,怎么证明呢?
就是这首《归燕诗》:
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作者以海燕自比自己出身岭南的低下身份,高居盛唐宰相之位,但一个“暂”字显示出张九龄已知自己去日无多,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无奈。
中间四句写作者不辞辛劳,奔波于朝堂之上,但这些都归于一个“暂”字,这些都是暂时的,短暂的。
最后,才是作者重点要表达的意思:本无心与外界争宠,你李林甫也不用猜忌我。作者全诗的重点是最后两句:我辛辛苦苦这么劳作,但最终是要离开的,所以,请你李林甫也不要猜忌我。
既然这首诗是送给李林甫的,当然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个态度就是“示弱”。至于李林甫,当然要赶尽杀绝,最终张九龄不敌李林甫,被贬官。
被贬官之后,张九龄当然心怀不满,孤傲的品性再次占据了上风。写下多首《感遇》,以抒发自己内心的不快。《感遇·其一》是这样写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生此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须美人折!
诗中作者把自己隐喻为“兰草”和“桂华(花)”,美好、恬淡以及优秀,被世间高人所赏识。但是作者认为自己品行高洁,不需要人人都知道,更不需要谁来衬托。显然,作者被贬谪之后,只能通过这些诗词抒发自己胸中淤积的怨气,同时反衬出作者对李林甫之流的鄙视,以及不愿同李林甫同流合污的心态。
为什么说张九龄态度反复呢?
就是两首诗的态度差异,《归燕诗》说的是向李林甫示弱,希望对方放自己一马,而《感遇·其一》则是彻彻底底的不抱任何幻想的鄙视。
那这两种态度的转变又跟唐朝由盛转衰有什么关系呢?
张九龄作为唐朝盛世最后一任贤相,本应该利用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协助唐玄宗维护大唐的盛世永续,但是由于其孤傲耿直的性格,不愿意或者是不屑于同李林甫斗法,最终自己落于下风,不仅自己被罢相,还导致大唐进入李林甫执政的黑暗时期,也从此走向了衰亡的深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