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燕窝檐下忆故人
文/丁翔
身入醉乡如避秦,醒时尘事百端新。塞鸿过尽无家信,海燕归来思故人。
被称为“宋代四大家”的黄庭坚(公元年-年)并列在中国古代文学大家庭的支柱,而在他在如春时写的这首《身入醉乡如避秦》的诗词,更是他热恋家乡的真实写照,四句七律诗,出神入化地描绘了在清明时节海燕归来的情景,让人久记心坎。而“思故人”三字,更在很高层次上,表现了这位大文学家地感恩之心,品德之情,是那样的深沉,又是那样的高昂。
前不久,阳春三月清明前,我又来到了在中国印刷史上独树一帜,上海商务印刷馆创始人夏瑞芳的故乡-青浦沈巷童南路路上的张巷村。隐藏在田园深处的小村庄,虽然难以寻觅,却让我的思情之潮水,似决口一样,奔流不止,流向开满菜花的田间,淌入长满青草的路边,更有一股村东边的小河浜里悄悄涌去。两岸的杨柳萌芽长绿,似“秀发拂面”,一波波的水纹,又如“琴弦”,弹奏出春天那样的万种风情。因为,由几幢民居簇拥着典型的江南水乡老宅,宁静古朴,沉浸在素墙碧瓦中,曲径在幽巷之端。踏寻与伟人陈云同步的足迹,是那样的神秘和留恋。
这次来到夏瑞芳的故居参观,是受青浦区练塘镇乡村振兴指挥部领导吴永春先生的邀请,伴同准备拍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练塘人民的好儿子陈云的电影,在中国电影界有一定知名度的好友叶胜利先生,当我们一行人踏进夏瑞芳故居的维护人,张巷村的村民周平弟家时,被他家的两面墙壁上分别筑有的六只燕窝而震惊。6只燕窝似6盏顶灯,把室内的白色墙壁,反衬得分外亮堂。那似草似柴似枝似泥的燕窝,外貌条络分明,圆形如工匠大作。想象中这6只燕窝,要用多少根草,多少根树枝,多少片枯叶,多少口泥土,才能筑就而成,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小小燕子有如此能耐,象征着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而古人称燕子为紫燕,能到农家筑窝,寓意为:“紫气东来,人丁兴旺,吉祥如意”。因此,有著名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已成为赞美燕子进屋筑窝的“名诗”。
周平弟今年已70多岁,是夏瑞芳第四代家族人了。他的身体很硬朗,说话中气很足,夏瑞芳的故居是一幢二进有亭心的,在当地算是大户人家的高档房屋。至今己有多年的历史了,在当地是唯一保存完好的百年古建筑。据周平弟先生介绍,夏瑞芳的父亲原在他们那里,以挑着一些针线,小刀糖果等家用杂货,走村串巷,换取一些小钱的货郎小贩。在当地时间长了,就和村上人也混熟了。当时有一周姓的村上人家看他比较勤快,还肯吃苦,就有意托媒人向他说媒,要招他做上门女婿,结果,本来就家境贫困的这位货郎小伙子,一拍即合。就成了这户周姓人家的准女婿,而周家女儿也是一位识字懂理认道的清秀闺女,当成了夏瑞芳父亲的妻子后,这位农家女子守着传统本理,极力扶持夫君操劳家务,打理田地。一家人和睦相处,幸福美满,第二年就生下了儿子。
这位挑货郎的小伙子,做了上门女婿后,由于周家老丈人年老体弱,货郎女婿成了周家的顶樑柱。在他的大胖儿子出生后,丈母娘托人请来了算命先生为刚出生的小贵人算命看相测八字,以求孩子日后高升富贵,门庭旺盛。然而,来号脉的老先生在上下左右,前后里外测看了小贵人的模样后,竟然打破了当地延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橹着白胡子,咪着小眼睛,露出一副被香烟熏得焦黄的牙齿,笑盈盈地对周家老夫妻俩慢吞吞地说:你家这位小贵人将来不得了。你们看这个小囡的两只耳朵呈招风式样,头颅两边扁而平,中间额头突出,后脑更有一块似拳头一样的脑袋壳长出,前后突出,耳朵似扇子,脑袋发达的孩子,长大后不是当官就是经商,肯定是大富大贵。周家人听了“老大人”的这一番相面之语,顿觉兴奋不已。但是,正当大家要感谢之时,相面先生却说出了一句话,让周家人有点无处适从。什么话呢?
原来,小贵人”的父亲姓夏,按照当地风俗,入赘的男人也要改姓,出身的孩子更是要姓母亲家的姓。可是,相面先生为“小贵人”相面后,却说小贵人要富贵高升,一定要姓父姓。不知是否天意而为,那位周家的族长竟也言明,“小贵人”的父亲己不改姓了,“小贵人”也可以姓夏的,按照相面先生的意思,小贵人的名字里,要带有“祥瑞”的芳名,以求周家的家族从此大富大贵,一直顺风顺水,后来就请村上的识字先生给小贵人起了个传世春秋的吉祥之名夏瑞芳。从此也就奠定了在中国印刷史上出了一位“奇人”的地基,更为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在中国扩大影响力,诞生了一位难得的“同盟者”和“护卫者”。
“小贵人”夏瑞芳在一天天长大。从当地私塾读书识字,到帮助父母打理田间事,家务事,就显露出他的聪明才智。当时,周姓人家虽然是大户人家,但也生活富庶,财产殷实,几十亩田地也撑起了一份家业,而在逐渐长大的夏瑞芳眼里,却始终认为,要把家业真正做大做强,就要在教育文化方面另辟蹊径,才能淘出真正的真金白银,而且别人也难以模坊照搬。这个蹊径夏瑞芳就看中了印刷业。这个印刷业当时在中国少有人问津,尤其在穷乡僻壤的农村,更无人能够企及。
从采购售卖小型文具用品,到踏上印刷业的道路,夏瑞芳也是在其中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然而,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和一副天生的顽强精神,终于在上海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印刷天地。
在夏瑞芳故居,那幢已有多年历史的古建筑展示厅里,我们看到了一幅幅充满沧桑,又闪耀着昔日光辉的老照片,上海印刷业的“大哥大”一一上海商务印刷馆的辉煌历程,最能释放出夏瑞芳在上海印刷业的地位和财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张有上海商务印刷馆背景的照片上,夏瑞芳与在上海商务印刷馆的地下党组织领导人陈云同志和工会组织负责人的合影,最有解读意义地印证了,在夏瑞芳主导下的上海商务印刷馆与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关系。而因为夏瑞芳在上海印刷业中一呼百应,哗咤商场的骄人业绩,强烈抵制日本奸商的合作要求,惨遭毒手杀害后,在上海商务印刷馆门口,举行有各界人士参加的葬礼,有点泛黄的黑白照片,其场景在隆重中顿显悲愤和庄严,更有一种群情激昂怒火喷涌,那声势浩大见的场面,让爱国者见了激情,使刽子手见了心里在颤抖。这些古董般的照片,让后人都知道,当时的上海商务印刷馆,在夏瑞芳的掌控下,社会知名度何等至高,而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道德品质,又是那样地受人尊敬祟尚。强烈的共呜,被陈云等共产党人所推崇。
据史料记载,上海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在上海商务印刷馆内有地下党员多达七名,还专门成立了党支部,由党领导的工会组织,强有力的组织系统,在上海工人运动中和多次工人武装起义中,上海商务印刷馆成为前期进行研究部署的重要会议场所。而以陈云同志为首的中央特科的锄奸行动,也大多在上海商务印刷馆里进行密谋后出发的。另据史料记载,在白色恐怖的茏罩下,上海地下党的许多文件资料等,也在夏瑞芳的上海商务印刷馆里完成印刷传递的。在陈云等共产党人的指导下,夏瑞芳以同是青浦家乡人的情感,以商务印刷馆为掩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那时,上海商务印刷馆毅然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的一座“堡垒”。更是许多有志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台阶石,参加革命锻炼意志难得的阵地”。成为职业革命家的陈云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上海务印刷馆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印刷机关,夏瑞芳是大掌柜,更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盟友”。如今,上海商务印刷馆己成为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春燕归来,燕窝声起。古人那句“塞鸿过尽吴家信,海燕归来思故人”的诗句,印入眼帘,更觉亲切,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更让我思绪万千,历史的轮回虽然有不确定的时间,但是天上鸿燕的飞舞,总会在寻找自己的燕窝中。展现自然的天性。在古人夏瑞芳的故居前,六只燕窝筑在堂厅前,也许是天意之作,也许是古人在托燕来寄托情思,送来祥瑞白云。这是人心所向的民意。
我凝视着夏瑞芳故居门前墙上悬挂的“青浦区文物保护单位”的匾牌,又转身走到夏瑞芳在上海商务印刷馆发迹后,投资在自家屋前建造的“夏氏学堂”,心里更是热潮澎湃。只见在多年前,从法国运来的地砖铺在夏氏学堂的教室地上,至今还亮出昔日的坚固风貌。对夏瑞芳把教育文化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如此的极致,更是感到六只燕窝住在农家堂厅的缘故。桃李满天下的“夏氏学堂”,据说从中走出了几位在地方和国内响当当的人物,其中有在政府部门独当一面领导和财富满身的商人,更有一位是中国导弹研究专家,这些都足够让夏瑞芳当年投资,在家乡办教育的宏谋伟略是何等的远见。而他的名字也如春燕那样在家乡人的心中常驻。“夏氏学堂”旧址边上的河水,在流淌中印映燕子的飞翔,波光闪耀让人难忘。
同行的电影人叶胜利动情的说,从此我认识了夏瑞芳,他如春燕把中国的印刷业引向春天。他事迹是拍电影的好素材。站在一旁的吴永春指着夏氏学堂旧址地面上,己有百年历史的法国地砖说:夏瑞芳不仅是陈云等农村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一块台阶石,更如这些法国地砖一样,尽管历经岁月的苍桑,它的品质是优秀闪光的。燕窝檐下忆故人,更是令众人崇敬仰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