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电影的上海篇章央广网
新中国电影是共和国的重要文化记忆,而上海电影是其中亮丽而独特的篇章。人们常常将“发祥地”“半壁江山”“华语电影之根”等关键词,作为上海电影的文化标签。新中国的上海电影,继续完善和成就着这一定位与格局,捍卫着中国电影的高度。虽然也经历过波折,遭遇过坎坷或者低潮,但仍然以引领风骚姿态,成为新中国电影的引擎和方向。诚如上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先生所言:“上海,是中国电影的摇篮。曾经,上海是中国电影高度的代表,是中国电影的一个缩影,如今,上海是见证中国传统电影艰难蜕变,继而重新崛起的标本,更是解读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标本。”
走过的道路清晰如新
在风雨兼程中,新中国的上海电影风采依然,而走过的道路也清晰如新。
年11月16日,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与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构成新中国三大电影基地。年,上海长江电影制片厂、昆仑影业公司、文华影业公司、国泰影业公司等八家私营电影企业,联合组建国营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年合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组为上海电影制片公司,并于次年又转为上海市电影局,辖有江南、海燕、天马三家制片厂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等七家单位。后撤销江南电影制片厂。年,海燕(时名红旗)、天马(时名东方红)两家制片厂重组为上海电影制片厂。
年,上海电影基本形成上影、美影、科影和译影等四个制片厂体系,成立了上影演员剧团和文学部。
年,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转制为上海永乐股份有限公司。年,上海成立了第二条电影院线东方院线。年,以上海电影制片厂为母体成立上海电影电视(集团)公司,以上海永乐股份有限公司为母体成立永乐电影电视(集团)公司。年,组建上海电影集团公司,辖有原上影集团、永乐集团、动画集团、译影厂等10家单位。年,上影集团上市,成为一家拥有“电影制片+专业化电影发行公司+综合性电影院线+高端影院经营”的全产业链公司。
新中国的上海电影创获多项“第一”,续写着曾经的荣耀。《团的儿子》是新中国首部译制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是首部彩色戏曲艺术片,《魔术师的奇遇》是首部彩色宽银幕立体电影,《紧急迫降》是首部数字技术制作的影片,《城南旧事》是改革开放以来首获国际电影节大奖的影片,《庐山恋》是“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吉尼斯世界纪录创造者,《生死抉择》是自有票房纪录以来新中国首部票房过亿的影片,等等。
此外,上海电影在美学观念上勇立潮头,创造了体育片、音乐传记片,谢晋的“三部曲”成为助推中国社会发展的经典影片,吴贻弓的《巴山夜雨》《城南旧事》开“散文电影”之先河,杨延晋的《苦恼人的笑》《小街》是“第四代”电影的“开山”之作。从某种意义而言,上海电影奠定了新中国电影基本的概念、样式和风格,是美学、技术和产业的创新者和主力军。
形成自身的特色与传统
上海电影也是华语电影的根脉所系。新中国的上海电影成绩骄人,也形成了自身显著的特色以及传统。
首先,严谨而诗意的现实主义传统。从左翼电影延续而来,新中国的上海电影不断锤炼和深化,深醇而灿烂如《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铁道游击队》《天云山传奇》《开天辟地》,基本构成现实主义叙事方式以及美学调性。
其次,风情无限的民族风格。上海电影自觉追求民族意象,虽然海纳百川,但精神底色是中国的,并对传统艺术有所选择。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水墨动画,被世界公认为“中国动画学派”。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赵丹即提出建立中国民族的演剧体系,并在《林则徐》《聂耳》等影片中有成功的实践。郑君里导演的《枯木逢春》可谓民族韵味的电影典范。影片所呈现出来的民族意象,犹如古典名画、传统戏曲,颇撩人心扉。开头的逃荒场景,在江南评弹的哀怨曲调之中,暮色荒烟,枯木朽柳,残垣断壁,芦花凄颤,似长卷的民族绘画神韵,令人迷恋。还有冬哥领着重逢的苦妹子穿越杨柳依依的长堤奔回家去,稻浪似金,渔船如织,是一幅多美的“十八相送”图景。《送别》乐声缭绕的《城南旧事》,凭依民族气质走向了国际。
再次,与时俱进的求新求变精神。上海电影崇尚创新,上述诸多第一即是一个明证。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上海电影家瞿白音发表《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一文,呼吁重视电影创新问题,在全国颇有重要影响。以电影类型而言,新中国的上海电影遍及主要类型,并拓展了新的类型,诸如《庐山恋》之于风光片,《蓝光闪过之后》之于灾难片,《珊瑚岛上的死光》之于科幻片。
城市文化成就电影性格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是中国三大电影基地之一,并以独特的城市文化,使电影性格独树一帜。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国际A级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为平台,成为国际电影重镇之一。上海国际电影节以世界影视、中国主场、上海气质为特色,定位于“立足亚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