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评
央广网青岛1月24日消息(记者王伟通讯员王敏)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近日发布了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海燕”水下滑翔机创造世界纪录等入选。
一、首次确认了北太平洋存在千年尺度的淡水事件
该研究利用过去5万年的硅藻δ18O记录,发现北太平洋存在千年尺度的淡水事件,并且这种大量低盐水的突然注入与Cordilleran冰盖的融化(即北大西洋淡水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该研究还揭示了Cordilleran冰盖融化的机制,解释了3万年前的HeinrichStadial3时期,东北太平洋显著淡水注入信号的缺失。此项研究揭示了北太平洋在北半球冰期气候千年变率中的响应及反馈机制,为了解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之间的遥相关机制提供全新的认识,为研究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之间的波动关系提供参考。
二、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减弱加强全球气候变暖
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变异会影响热量在气候系统中的分配,其主要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二是向中深层海洋输送热量。该项目通过分析观测数据指出,AMOC减缓虽然会减少向高纬度的热量输送,同时也会减少向深层海洋输送的热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加速、温室效应持续增强的背景下,AMOC减缓减少了向深层海洋输送的热量,使得温室效应聚集的热量驻留在海洋表面,加热大气,加剧了气候变暖。这一发现是对AMOC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作用的重要补充和完善,揭示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自然变率的调制作用。
三、自主研制的系列“海燕”水下滑翔机创造世界纪录
我国自主研制的“海燕”万米级水下滑翔机于年4月在马里亚纳海沟顺利通过测试并安全回收,最大下潜至米,获得宝贵的海底深渊数据,创造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海燕”长航程水下滑翔机从年6月起在我国南海无故障连续运行天,剖面数个,续航航程达.6公里,刷新了此前由自己保持的多项中国纪录。目前已具备工作深度米、米、米和0米谱系化“海燕”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本年度,共计50台次“海燕”面向全国12家海洋科研单位提供服务,完成观测剖面个,并多次参与南海国防任务,为我国海洋科学和国防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通过结题验收
年12月14日,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顺利结题,通过总体验收。验收专家认为,该专项围绕认知和经略海洋的国家重大需求,以热带西太平洋及邻近海域为重点区域,针对深海大洋信息获取、大洋动力过程及其气候效应、近海生态系统健康、深海综合探测和自主深海探测装备研发等关键科学技术挑战,突破若干核心关键技术,深化海洋系统的科学认知,高质量完成了全部任务,各项成果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批复指标,研究成果奠定了我国在热带西太平洋科学研究的引领地位,在服务国家海洋战略、提升海洋科技支撑能力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总体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该专项通过总体验收。专项先后共执行深远海航次35个、近海航次个,总航程超33万海里,“发现号”ROV下潜余次,获取海山、热液、冷泉区巨型和大型生物样品余号近种,新增科学数据约TB,发表SCI论文篇,科学专著15部。
五、现代化海洋牧场构建与生态安全保障
建立了人工鱼礁和配套技术,突破了海草床修复和大型藻类周年修复技术,实现了生境从局部修复到系统构建的跨越;突破了关键物种扩繁和资源增殖技术,实现了生物资源从生产型修复到生态型修复的跨越;构建了现代化海洋牧场安全保障平台,实现了资源环境从单一监测评价到综合预警预报的跨越。在莱州湾、海州湾、祥云湾、养马岛等地构建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区水质长期稳定在一类水质标准,经济生物种类增加29~46%,资源量增加5倍以上,每户渔民年收入由原来的5万元提高至14万元。
该研究成果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并入选中国科学院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六、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海洋创新药物甘露寡糖二酸(GV-)
年7月17日,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顺利完成临床3期试验,效果达到预期。此次试验完成,意味着该新药研制已经迈过了最关键的一步。11月20日,GV-上市申请获得CDE的正式承办受理。GV-是从海藻中提取的海洋寡糖类分子,不同于传统靶向抗体药物,GV-能够多位点、多片段、多状态地捕获β淀粉样蛋白(Aβ),抑制Aβ纤丝形成,使已形成的纤丝解聚为无毒单体。最新研究发现,GV-还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重塑机体免疫稳态,进而降低脑内神经炎症,阻止阿尔茨海默症病程进展。GV-为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开辟了新路径,有望引领糖类药物研发新的浪潮,成为服务全民健康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磅创新药物,对提升我国创新药物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七、海洋系列卫星多星发射,初步构建海洋立体观测天基系统
我国海洋系列卫星在年引来大发展,海洋一号C卫星(HY-1C)、海洋二号B卫星(HY-2B)和中法海洋卫星(CFOSAT)相继于年9月7日、10月25日和10月29日成功发射,HY-1C卫星使我国首次拥有全球24小时开机的水色探测卫星,可每日覆盖全球一遍以上、首次实现了星载紫外波段水色大气校正能力和星上高精度定标能力、CFOSAT卫星在全球首次具备海浪波谱探测能力,HY-2B卫星海洋动力环境要素动力探测精度进一步提高。这些卫星将与明后年发射的HY-1D、HY-2C/D卫星形成海洋水色上下午星座和海洋动力卫星星座,初步构建我国海洋立体观测网天基星座系统。
八、西太平洋湍流混合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湍流混合是调控海洋环流和温盐结构的关键因子,探明其时空分布和驱动机制是改进海洋模式的关键所在。湍流混合具有时空上的间歇性和随机性,因此,长期连续观测是获取混合鲁棒性统计特征的唯一手段。该研究基于太平洋17套潜标所获取超过一年的连续观测资料,首次发现西太平洋上层混合率在0~22oN范围内呈现“W形”的子午向分布,其中混合率的三个峰值分别出现在0~2oN、12~14oN和20~22oN;指出驱动这三个强混合带的动力学机制分别是:赤道区域背景流的强剪切、全日內潮的亚谐波不稳定和中尺度暖涡对近惯性内波的“抽吸”效应。该研究不仅极大丰富了多尺度动力过程驱动海洋混合的理论框架,也为改进海洋模式的混合参数化方案奠定了重要基础。
九、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海洋生物适应新认知
项目进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多重叠加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与多样性面临诸多挑战,对关键种的生存现状和适应潜力评估是海洋科学的重点和热点。证实了海洋生物代表种牡蛎在精细尺度上的遗传分化,发现环境适应的关键作用基因与遗传位点;揭示了表型可塑性以及乙酰化介导的能量抑制过程在环境适应中的重要性,同时还评估了不同环境的牡蛎群体的适应潜力差异。为评估海洋环境变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以及预测生物适应潜力提供了创新性理论基础,并为海洋生物资源的精确评估、保护与持续利用提供了可行性途径与方法。
十、中国改性粘土技术引领国际赤潮治理领域
近年来,美国佛罗里达州沿岸持续爆发大规模赤潮,导致大量海生物死亡和近海旅游业损失,引发全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