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追忆青春的印记

这是在东升农场七十年代中期的经历了。

阴春三月一天的早晨。我接到队长的通知,风尘仆仆地从连队骑着自行车,汗流夹背地赶到场部党委办公室。一位三十多岁干部模样而又瘦削身材的人,自我介绍名叫冯业春的干事热情地接待了我。冯干事开门见山地直接奔向今天的谈话主题:“今儿的把你叫来,这是党委的决定。根据活跃职工文化生活的需要,考虑把你调来农场文艺宣传队工作,你意下如何?”说完他定定地注视着我,还未等我点头答应,便接着示意旁边的那位文质彬彬,正襟危坐的青年,对我道:“这是筹备组建宣传队的队长朱长勇同志(海口知青)。”在他的引见下,我握了队长伸过来的手。我没有什么要说明,点头同意他代表宣布的决定。然后把目光投向未来的队长。

冯干事见我点了头,换了口气继续言:“你现在就是宣传队的一员,希望你在宣传队里支持配合队长的工作,争取在两个月后能拿出一台节目清单与排练结果向场党委报告献礼!”

稍后的两天,我才打听得知,原来朱队长是上一时期宣传队的前任队长。由于部分知青回城,人员变动之故而解散了。这次他接命重新出山组队,我才了解到他好生了得,还会玩弄很多的乐器。还会创作、谱曲、配乐,又能指挥乐队合奏,且是宣传队的核心人物。他还曾经是当时农垦局加来干校短期文艺音乐演奏作曲班的老师。考究他的艺术天赋,一切都源自家庭的熏陶影响与禀传。他的大哥是武汉音乐学院的高材生;二哥是海南歌舞团的小手提琴乐手;三哥是南俸农场文艺宣传队的小手提琴乐手。这家子可谓是音乐世家……我对这样的背景与怀材之人,向来羡慕又敬仰。

宣传队,大家庭。

从办公室里谈话出来。我和队长就直奔毗邻场部不到一公里的宣传队驻地——试验站。这是农场培育热带作物苗圃育种的基地。我们将入驻居住的宿舍是七四年“十三号”超强飓风扫荡后,在废墟上重建起来的土木结构的瓦房。一幢七间全归宣传队入住。还有一间文化室的活动场所,门前的篮球场是大型活动排练理想之地,这就是当时宣传队的基础设施条件。

三天后,一招即来的队员从各单位全部陆续汇集签到。为快马加鞭争分夺秒进入角色,队长在会上做了动员与人员安排布置。队员的结构组成有来自教师、卫生员、拖拉机手、知青、农场职工子弟。具体分工队长负责创作组、乐队组;演员组由编导郑汉良负责。那时队里的乐器有扬琴、竹笛、吉他、手风琴、手鼓和大鼓、钹、锣、二胡、小手提琴、大提琴等。

大提琴是朱队长自力更生,用一面簸箕大的牛皮蒙成了鼓状,然后加上防风林木琴把而制成的。队长还将多支钢质的弹簧安装在鼓厢内,增加其缭绕颤音的音质效果。我其实并不晓得其意,但觉得肯定玄乎。别看那把琴的工艺粗糙,刷了光油后仍然丑陋,而且琴的把位又宽,琴弦粗。然而,美丽而神奇的音乐由那里流出,象汩汩清泉,可拿来止渴,可拿来明志清心,更可以拿来荡涤人的灵魂。听队长说过,大提琴在演出的过程中,用到低音提琴的机会不多,低音更多时候是用拨弦来打拍子。那“咚——咚——咚”而有鲜明节奏共鸣的琴声,着实很具一种抵抗不住的穿透力,并有辗压场面的效果。真意想不到,在后来的演出日子里,这把琴每走到哪里,都有观众闻声慕名而来,非要一睹那把琴的真容而后快。真应了那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俗语。以致现在,是过去了那么多年,那把琴在我的记忆里仍然萦绕脑际不去。

看到了吗?后排左一就是我们自制的倍大提琴。

宣传队成立之初,没有传统的仪式。队员召之即来,说干即干。每天晨起都雷厉风行进行基本功的训练。练声吊嗓、压腿、劈腿、叉腿;还有手位、站姿、走圆步等。大家热情高昂,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场面活跃,朝气蓬勃。

能创作干部职工喜闻乐见,接地气,能反映来自工农兵三结合生产第一线的文艺节目不是轻而易见的事。为了实现文艺来自于生活,反映于人民的原则。队长组织创作人员,无数次深入基层连队采风,搜集生活素材。通过挖掘整理提升成节目脚本,用艺术表现的手段,让观众青睐热爱我们的节目。在这方面,收获的花絮感言,让我印象深刻,体会连绵。林志安(海口市知青),高隆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是一个走路蹲厕手不释卷的书生。他是宣传队的主笔之一。此人满腹经伦,博古通金。他朗诵高尔基的《海燕》散文诗时,在业余生活里曾经倾倒所有男女队员。在节目创作期间,他夜以继日,玩命奋力疾书至天亮。不知有多少的夜晚,多少次的反复修改,反复拟定,在团队成员的竭诚配合下,最终使所有内容的脚本圆满收杆落笔。

转眼一个月的光阴就恍然闪去。我们自编自导的节目排练转而将进入尾声。细数这些节目,还真让我惊艳称赞。如双人舞《胶林晨曲》说的是一个不安心割胶工作的青年胶工,漏割、缺岗,在女割胶班长的教诲下,变成了产胶能手。相声《红管家》妙语连珠地讲述一个连队司条长,一心为公理好财,开支节流的动人故事。男声表演唱《四个老头》,不顾年迈的身体,坚持上山参加大会战的义举。黎族双人舞《槟榔献给毛主席》体现了黎族人民衷心热爱毛主席。

小话剧《映山红》把一个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卫生员活灵活现地呈现给观众面前。配乐诗朗诵《周总理,您在哪里》这是我的同班女同学,喜欢阅读的李丽玲表演力作。她是农垦加来干校短期戏剧班的优秀学员。她用富有感染力的磁性声音技巧,声情并茂地诠释了人民热爱好总理,怀念总理的眷念之情。并字字句句扣击观众的心田,让无数观众为之失声动容。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是朱队长的娴熟之作。酣畅淋漓的指音,让在场观众分享了西部边陲的民族音美。《我爱万泉河》更是唱起家乡人的共鸣与骄傲。

女声表演唱《林管工人诸管忠之歌》颂扬了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的老工人艰苦奋斗敬业精神。还有那位机耕队幽默风趣,参加过越南建国战争的客家老兵—潘明蓝大叔的口技表演《春满枝头》,让观众百看无厌,掌声高潮迭起。手风琴独奏俄罗斯名曲《山楂树》,让那些学过俄语的老高三知青回忆弥新,激情不已。竹笛独奏一曲《春到苗山》、《我是一个兵》更让观众一睹箫者的表演风采。最后还有民歌乐器合奏《茉莉花》一曲,带给观众的是抒情委婉醉人的感受,与民歌旺盛的感染力。

在这凄风苦雨的日子里,我们共度时艰完成了彩排,通过了节目的最后审查。并完成了预期约定的目标。正式进入巡回演出。所到之处,我们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深受基层的广大知青、职工干部群众的喜爱欢迎。

……当追忆这段风华正茂,青春如歌,似水流年的日子。我心情澎湃,我为那时的自己感到无比的欣慰自豪。也为不虚度年华,同与那些才华横溢的有史命感的知青朋友们朝夕共事,相濡以沫,风雨同程而庆幸一生。正是这段有益的人生经历与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了包容、合作和更多的人生奋斗与思辩的哲理。真是启迪匪浅矣。

二0二0年十二月五日    

于东升农场    

东升农场宣传队

资料图片

丰富的业余生活

难得的休息日小聚餐

花甲的我们再相会

作者:陈宋程,农垦二代,年在海南农垦东升农场高中毕业参加农垦工作,在农场当过工人,在场文艺宣传队当过演出、创作员;当过电影放映员、场宣传科、场长办干事;当过场橡胶胶厂厂长、书记。年退休。爱好写作,发表过散文丶随笔多篇。

来源:一壁残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