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发展十问
撰稿:马远之宋欣禹
编辑:母光斌
编者按
财经西部特刊《西安开新局》,聚焦西安综合能级的提升,深度解读支柱产业和产业链水平的构建提升,尤其是工业制造上的补足补强。本文为系列报道之一。
全文共:字
预计阅读时间:20分钟
工业稳则经济稳,以工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是每座城市的根基所在。
历史上西安工业并不薄弱,也曾有过辉煌时期。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那些曾经的辉煌逐渐消失。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年以来,工业则成为制约西安经济发展的一大短板。
西安工业短板是怎样形成的?是如何影响西安经济的?这些年来西安工业补短板为何效果不佳?西安工业投资为何跌宕不定?工业结构难在哪里?西安工业除了“顶天立地”如何“铺天盖地”?新发展格局下西安工业将往何处去……
这些问题既是西安工业的痛点、难点、关键点所在,也是西安经济困境的根源所在。只有正视差距,发现症结,面对困难,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近年来不断强化的“双循环”“碳达峰”等新发展格局下,西安的工业发展自然也要融入新格局。面对新格局,西安工业要有紧迫意识,既要谋划长远,也要瞄准当下,要科学分析问题“症结”,拿出精准方案,付诸实际行动。
当然,发展工业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西安要想补齐工业短板,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本就拥有较强工业底蕴和科研实力的基础,摸对了门路,找对了方向,西安必将释放放出巨大潜能,打造出一副过硬的工业“身板”。
工业是如何成为西安经济短板的?
从西安工业发展历程来看,基础并非薄弱,曾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细数家底,西安工业可以说门类齐全,在纺织服装、医药制造、食品加工、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创造过不小的辉煌,并形成了以航空、军工、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
众所周知,西安是中央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重点布局建设的工业基地,曾创立出很多著名品牌,比如“黄河”彩电、“蝴蝶”手表、“中华”肥皂、“太阳”食品、“骆驼”搪瓷等“西安制造”,都曾是行业的驰名品牌。
然而,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西安的这些工业品牌相继遭遇了“滑铁卢”,坊间流传的“黄河断流、海燕折翅、如意不如意”,这些曾经的辉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消失。
进入21世纪之后,特别是年以来,西安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就体现在工业方面。这些年来,相较于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服务业),西安的第二产业(工业)明显动力不足,在总量、增速、投资、吸附能力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纵向来看,在改革开放之初,年,西安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度达到59%。而到了年,西安工业(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到47.9%;年下降到43.9%;年下降到33.2%,当年西安三次产业构成之比为3.1:33.2:63.7。
西安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从年至年,40年下降了约26个百分点;从年至年,20年下降了约15个百分点;近10年(-)下降了约11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上看,西安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第二产业偏弱,第三产业偏强。
年西安第二产业增加值.20亿元,增长0.9%,相比年,只增长了.93亿元。这一增长幅度,可以说是创造了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第二产业对西安GDP的带动作用不断减弱。
可以说,过去二十年是西安第三产业(服务业)高速增长的二十年,也是第二产业(工业)迅速下降的二十年。西安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从年45.4%,一路狂飙至年63.7%,增幅高达18.3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占比从年的47.9%,一路跌至年33.2%,降幅高达14.7个百分点。即便在年出台“工业补短板”方案后,也未能扭转下降的趋势。
在整体经济增速和服务业表现亮眼的遮蔽下,西安工业所潜藏的隐忧,一度被忽略了,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发展缓慢,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短板。
尽管从理论上讲,以第三产业为主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产业结构重点演变呈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顺序转移;西安产业结构也符合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三大产业比重明显从“二一三”发展到“三二一”。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三产比重越高就越好,对于一个城市建设、居民生活水平等各个方面都还处在比较低、正在向“后工业化”方向发展来说,第二产业贡献率太低并不科学合理。
而且,无论是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在全球范围内,现阶段西安第三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并不具备太强的竞争优势。西安第三产业尽管占GDP比重较高,但是服务业标准和水平并不高,主要集中在餐饮、批发、零售和交通运输等相对低端的行业领域,以信息、金融、科技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并不发达。
从全国各大主要城市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的产业结构三产占比也超过60%,但这些城市的金融、信息和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较大,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第三产业支撑,而西安除了以旅游业著称外,其他均不占优势。
因此,现阶段西安服务业占比过高,是工业太弱而导致的一种“畸高”,并非合理。显然,无论是增长态势,还是重点产业,当下西安的工业都处在“愈进愈难、愈进愈险”的重要时刻,同样是“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关键时期。
工业短板如何影响西安经济?
通常来说,第三产业是为第二产业服务的,在第三产业中,拥有高附加值的一般是现代服务业,主要以金融、科技和商业服务为主,但是这些“高、大、上”的现代服务业,需要强大的实体经济作为基础和依托,如此才能形成资本、技术和人才的聚集。如果第二产业发展不足,第三产业就缺乏支撑,这种经济结构造成的严重后果是就业机会少,居民收入水平低,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不足。
在某种程度上说,西安过早地进入“去工业化”阶段,尚未实现“真正工业化”,就“去工业化”,导致产业“空心化”,城市发展缺乏“硬实力”支撑。一般认为,三产占比超过60%、二产低于35%,基本上可以认定为“产业空心化”,意味着经济“脱实向虚”。
工业水平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水平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没有坚实的工业做支撑,经济繁荣的景象很容易昙花一现。
从经济总量来看,尽管西安在年GDP突破万亿大关,达到.39亿元,迈上一个新台阶,但是在全国省会城市及副省级城市中,依然处于中等靠后的位置。
从横向比较来看,通过梳理对比郑州、武汉、合肥、成都、重庆等中西部城市,西安经济的薄弱环节也主要表现工业方面,工业发展缓慢,工业短板严重制约了西安的经济总量水平。
一般认为,工业是刷GDP的“利器”,与重庆、成都、郑州、武汉、合肥对比,大致就可以看出西安属于典型的服务业支撑型经济,工业短板突出。
以郑州为例,郑州和西安的“三产”比例差别不大,但郑州的第二产业要多于西安;西安的工业经济低于郑州,郑州的第二产业足以支持其大规模发展第三产业。
再以合肥为例,跟西安情况比较类似,合肥也曾经是“科技强、工业弱”的典型性城市,但是近年来合肥坚定“工业强市”策略,持续近十年,在工业经济方面异军突起,现今的合肥不论是在工业总量上,还是创新能力上,都实现了转型升级,最终体现在经济总量上的飞跃发展。
对比近十年的发展情况,这一组数据比较直观:年合肥GDP总量为.5亿元,全国排名38;年合肥GDP总量为.72亿元,全国排名20。对比西安来说,年西安GDP为.5亿元,全国排名29;年西安GDP为.39亿元,全国排名22。
十年间,合肥实现了对西安的赶超,这其中,工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年为例,合肥实现工业增加值.32亿元,同比增长7.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44.5%,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而西安年工业增加值为.59亿元,比上年增长5.8%。
规上工业增加值是衡量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年西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80亿元,比上年增长4.7%;而年合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5和2.3个百分点。
不得不承认,这些年来,在全国各大城市GDP排行榜上,西安的位次难以实现跨越式前进,被曾经的“兄弟城市”纷纷赶超,始终处于全国二十左右的位置徘徊,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业经济“不给力”。
由此可见,工业这块短板严重地拖了西安经济后腿,正是因为工业基数小,增速慢,发展薄弱,影响了西安的经济排名,使得西安与其他城市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导致西安在全国城市竞争中,面临着“标兵渐远、追兵赶超”的严峻态势。
补短板多年为何效果不佳?
无论是纵向对比过去,还是横向对比同等城市,可以说,工业不强不大是制约西安经济发展的“核心短板”,而且这块短板在近年来似乎越来越短了。
面对工业短板,西安有关方面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度也很着急。自年开始,西安就开始出台各种政策规划,要求大力发展工业,弥补工业短板。西安还特地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加快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对全市工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和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协调和督办。
近三年来,西安出台了多个关于工业发展的规划方案和举措,例如:
年2月,西安制订出台《工业补短板实施方案》,找出工业发展中存在的多个突出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实施补短板“十大行动”,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年12月,西安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立足西安产业现状,紧盯强市目标,直面发展短板,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明确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6个路径、12项重点任务和22条支持政策。
年10月,西安市出台产业发展规划文件——《西安市现代产业布局规划》,对西安未来产业发展进行详细规划,要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推动构建“6+5+6+1”产业体系。
近三年来,西安关于工业问题的严峻性、重要性认识不可谓不深刻,有关政策文件、举措出台的也不可谓不多,下的决心也不可谓不大。
尽管这些年来西安一直在致力于发展工业及制造业,那些文件、举措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工业经济规模在不断扩大,但与相应城市对比,还存在着明显差距,工业短板依然存在,产业结构仍然“偏弱”。具体表现就是本文第一、二部分所述内容,无论是从历史纵向对比,还是从同等城市横向对比,工业仍然是西安经济的短板。
为什么这些年来西安力补工业短板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西安工业不大不强的症状为何难以改观?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综合分析,其中包括多个方面的原因,下文就工业投资、工业结构、科技转化、工业布局、产业链配套等方面进行分析。
工业投资为何跌宕不定?
工业投资水平是决定工业增长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工业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西安工业之弱,或者说工业补短板难以改观的主因之一,就是投资不足。——多年来西安市工业投入太小,且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资料显示,—年,西安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平均为17%,第三产业投资平均高达76%。而且西安工业投资增幅跌宕不定,波动起伏较大。
例如,年,西安市工业投资规模为.17亿元,比上年增长44.9%,增幅比上年提高26.4个百分点;年西安市工业投资增长达到50.2%,创多年来的新高;年工业投资增长达到38.8%。
然而,经过—年三年的高位投资增幅,从年开始,西安工业投资出现“断崖式”下跌,当年工业投资增幅陡降到-5.8%,年扩大到-12%,年为-10.6%,连续三年都是负增长。
尽管年西安工业投资增长28.7%,有较大幅度提升,但是到了年工业投资仅增长2.0%,年工业投资增长15.2%,年却下降15.8%。其实,工业投资与产出效果并不完全同步,两者存在一定滞后性。按照经济规律和产业特点,工业投资一般要在两三年后才能达产见效。也就是说,今年的工业投资,可能要到后年才能产生工业增加值。
例如,西安—年工业投资的超常规增长,正是、年工业增加值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也正是-年工业投资大幅度下降甚至是负增长,导致-年西安工业发展不够理想。
近年来,西安工业投资虽有增长,但投资力度明显不足,与全国其他副省级城市及部分中西部省会城市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而且从投资结构来看,以年为例,西安工业投资.27亿元,工业投资占总投资的18.3%,而房地产投资占比高达37.7%。年西安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其中,工业投资.06亿元,下降10.6%;房地产开发投资.34亿元,增长15.0%。当年西安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投资是工业的2.2倍。可见,西安的生产性投资与非生产性投资比例严重失调。
所以,近年来西安的投资并没有重视工业领域,多数投资都去了房地产。有分析认为,西安经济结构对房地产依赖程度太高,一度达到30%。
工业投资弱化,连续低位震荡波折,而且结构不尽合理,直接影响了西安的工业发展。也因此,近三年西安的工业发展形势不够乐观,工业补短板成效并不如意。
工业结构难在哪里?
西安工业补短板效果不明显,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与西安的工业结构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西安的工业结构中,重工业占比大,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占工业比重90%以上,而以航空、航天、超高压输变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又占制造业的50%以上。
早在年,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5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7%,轻工业中的医药、食品、纺织三个行业合计只占17.7%,能源化工占12.7%。
年,西安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8.7%,高于年6.9个百分点。
年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6%,其中,轻工业产值下降26.9%,重工业产值增长8.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4.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0.4%。
通过分析西安产业结构以及工业内部结构,可以发现,西安的工业经济是一种典型的“超重型”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在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以重工业为主,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工业化成了重工业化,尤其是军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由此,从经济结构上看,西安经济的显著特点是:第二产业偏弱,第三产业偏强;而在第二产业(工业)中,重工业偏重,轻工业偏轻。
这种结构模式一方面导致西安工业重型化特征明显,在面对技术更新、市场波动等情况时,反应较慢,转型困难;另一方面导致轻工业领域发展不足,成为工业“短板”中的“短板”。
基于这种结构模式的经济动力,就像一只“沉重的翅膀”,一旦停下来,就很难再“起飞”。工业结构上的不尽合理,成为影响西安加快工业发展和补齐工业短板的一个症结所在,三五年内都很难见效。
科研成果转化的阻碍是什么?
提到西安工业发展问题,亦即补短板难以取得成效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不足始终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长期以来,西安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的工作,一直不尽如人意。资料显示,西安的科技转化率仅30.5%左右,西安的技术输出成交额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最高,但是西安的技术输出很少在本地转化落地。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西安工业经济薄弱,无法大量吸收科研成果,科研成果只好流到外地“给他人做嫁衣裳”,科教优势无法支撑经济发展,使得西安成为“科技大市、经济小市”。
另外,工业企业并没有成为西安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导致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率不足。例如,年西安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5.2%,仅次于北京,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投入占比仅为31%,将近70%的科研活动主要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通常来说,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左右,才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而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1.28%。
西安科研力量结构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属于市场化的科研力量薄弱,或者说民用企业的研发力量单薄,这导致可完全利用的市场化科研成果比较少。
虽然西安拥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但统计表明,西安“70%的人才设备在军工企业”,“60%的创新活动在高校”,而这些都是“中、省”在西安的单位,隶属于上级政府,还有一部分在大中型央企、国企手里,西安市本地很难支配。
以军转民为例,西安军工资源优势明显,还承担了国家军民融合的试点任务,但“军转民、民参军”融合进展始终缓慢,产业化有限,军工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释放军民融合动能,一度被西安视为加快工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但是由于这几年进展缓慢,制约了西安工业经济的发展。
所以,尽管西安的科技教育实力强大,工业体系完备,布局周全,但是大部分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都是国家的、中央部属的,地方管辖调度权很小,很难为地方经济作出贡献。
由于工业企业、市场力量(民营企业)和地方政府没有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科研成果就地转换有限,体制机制障碍使得工业内部资源融合困难,科教优势没有转化为工业优势,进而转换成经济成果,导致西安工业经济发展缓慢,短板在一时之间很难补齐。
工业企业如何“铺天盖地”?
正如前文提到的,要论工业家底,西安还是比较雄厚的,在41个工业大类中,西安占了36个。但在西安工业结构中,重工业和国有成分占主导,对于西安工业形态模式,有个形象的比喻认为:“顶天立地”的多,“铺天盖地”的少。
作为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基地,西安军工技术实力雄厚,尤其在航空航天、核技术、电子、兵器领域具有明显优势,聚集了国内航天、兵器1/3以上,航空近1/4的科研单位及生产力量。
西安的工业产品也主要以航空、航天、超高压输变电设备等装备为主,重工业占比较大,轻工业比重偏低。这样的结构说明西安工业市场化程度不足,改革进度较慢。
在西安工业所有制结构中,国企比重大,民企比重小,中省企业多,市属企业少,市场活力不足,改革难度高、见效慢,这也是影响西安工业发展缓慢和补短板难以见效的重要原因。
这些年来中国产业发展环境,与几十年前已完全不同,西安原来依靠国家计划布局而拥有的技术、人才、装备、市场等近乎垄断性的优势,在市场化进程中已趋于弱化;传统工业优势地位逐渐丧失,而新的优势又没有建立起来,导致西安工业补短板工作不甚理想。
长期以来,西安的工业经济基本上都是由国有大型企业掌控,如陕鼓、陕汽、陕煤、中钢、中航、中核等,经济结构多以传统工业、国有经济为主,市场化程度不高。而在中西部城市中,如成都只有宁江机械厂、四川煤建等大型国有企业,少有国字号开头的大型企业。
尽管非公有制经济在西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接近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但是西安的非公有制经济仍然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不仅远低于温州、宁波等东南沿海发达城市,也远低于郑州、成都等中西部城市。
如跟郑州相比,无论是民营经济的绝对值,还是占GDP的相对值,西安都略逊一筹。可以说郑州的民营企业发展氛围,在整个北方地区都是一流的,先后培养出宇通客车、辅仁药业、双汇食品、三全食品、思念食品等民营企业品牌。
其实在西安也曾有过相当优质的民营企业,但在西安的土壤环境中很难发展壮大,例如西安开米,曾经是洗涤产品全国前三的企业,后来迁往上海发展。西安近年来民营经济实力在不断萎缩,像金花、银桥、民生这些老牌民营企业在走向衰落,而新生代民营企业成长起来的比较少,形成了明显“断层”。
特别是在工业领域,西安除了大型国企和央企外,民营企业缺少可圈可点的行业龙头。从上市公司的结构就能看出,在西安的上市公司中,特别是在工业领域,民营企业可谓凤毛麟角。
从世界强来看,尽管西安占有2席之地(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和陕西煤化工集团),但这两家企业均为资源型国企;其他内陆中心城市即便是没有世界强企业,但其经济总量仍将西安甩在后面。究其原因,西安“铺天盖地”的企业太少。
以年为例,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比重为17.2%,实现工业总产值.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3.3%,大中型企业数量比重虽不足20%,但创造的工业经济总量占比超过70%,这充分说明民营中小企业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从全国范围看,轻工业产品多为民营企业生产,西安的轻工业不发达,也反映出民营工业经济的不发达,经济活跃度不高。反观制造业最为活跃繁荣的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其主体力量都是民营企业,以轻工业消费品为主,形成了以五金、家电、陶瓷、小商品、服装、精密零件加工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的中小企业,以及轻工业消费品,它们虽小,可一旦形成规模,对提升西安工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将不亚于那些“顶天立地”的装备制造业。
显然,西安工业除了国有经济的“顶天立地”,还需要相当大范围内的、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铺天盖地”。所以,激发民营工业企业的活力,让民营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是弥补“工业短板”的必要途径。
产业链培育堵点在哪里?
影响西安工业发展以及工业补短板效果不理想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工业产业链不完善,产业配套薄弱,造成产业分工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自我发展能力弱。
例如,在纺织产业链上,西安东郊纺织城聚集着国棉三厂、四厂、五厂、西北一印等纺织印染企业,曾经创造过巨大成就,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逐渐暴露出产业链问题。西安纺织业产业链上游完整,诸如纺纱、织布、印染一应俱全,但下游产业链的服装设计、制造,以及营销链缺乏,使得整体产业链难以互动,上下游产业之间的资源溢出不能有效吸收利用。
再以汽车产业为例,这是西安市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然而西安的汽车产业主要位于加工组装环节,其净利润较低,由于配套产业缺乏,不少零部件都需要从外地采购,采购成本较高,核心技术欠缺。
另外还有飞机产业,当初国家在启动大飞机项目时,曾选择上海和西安两个地方来做国产大飞机的总装制造中心,而大部分零件和设计都是西安航空企业制造,但后来国家却把总装制造中心放在了上海,这一安排尽管是出于国家战略考虑,而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西安的飞机产业链配套不足。
统计显示,西安市的陕汽、西电、陕鼓、法士特、比亚迪、标准股份等六家大企业,在省内的平均配套率仅为35%左右,大量配套都需要在省外完成,这也反映了大企业对本地产业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
纵观全国先进发达地区,都把打造完善产业链作为推动工业化进程的一条有效途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一大优势,就是产业聚集效应突出,苏州、无锡、东莞等城市的主导产业,均可在平方公里范围配齐95%以上的零部件;在东莞、佛山等南方工业城市,甚至在一个镇上几乎就可以实现全部配套加工,而西安的一些产业链,不仅零部件、原材料缺乏,配套企业更是不足,很少有依靠龙头企业形成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由于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企业不多,带动产业集群形成的核心企业少;加之市场机制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企业之间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和协同关系,从而制约了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集聚和关联产业的发展。
工业产业链条短,企业配套率不高,工业集群做起不来,工业内部行业就做不大,工业体量自然上不去,工业短板也就很难补起来。
另外,近年来在产业转移承接方面,西安也没能抓住机遇。西安现有的产业,基本上都是历史“遗留”或本土积累的,在东部乃至国际产业转移承接过程中,没有什么大的收获,不像郑州、重庆等中西部城市取得明显成效。
例如重庆,近十年来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培育起年产值超过0亿元的电子制造业,跻身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手机生产基地,形成了完备的电子制造产业链,成为重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由于受到土地供给制约、生态环保压力、思想观念保守、财政支持有限等因素限制,西安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跟郑州、重庆、成都等中西部城市相比,劣势明显,对东部引进企业、项目扶持力度不大,引进工作也就比较困难。
这些年来,西安“大招商、招大商”的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除三星电子项目外,有支撑和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在西安落户不多,在谈、签约项目多,而实际落地项目并不多。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只有配套成链的产业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抗压力。当下和未来一段时期,西安要把已形成或易于形成集群的优势产业,如汽车、半导体等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深化分工合作,优化产业链结构。
工业布局如何统筹协同?
开发区带动是这些年来西安形成的一种特色发展模式,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西安开发区板块中,目前已经形成了“五区一港两基地”的格局。(“五区”指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西咸新区,“一港”指国际港务区,“两基地”指航天基地、航空基地。)
然而,西安各大开发区在迅速扩张的同时,并未形成全市乃至全省全国产业的聚集。由于开发区发展模式不断强化,使得西安工业规划布局不清,彼此冲突,这也是导致西安工业发展不足的重要原因。
因利益冲突而引发的恶性竞争,不仅降低了开发区的竞争力,还影响了产业集聚和集群的形成。其实,西安各区县及开发区,在规划设计时都曾有自身产业定位,例如:
西安高新区定位于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中国一流的研发基地和新兴业态的引领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总部基地、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势产业包括通信、电子元器件、光伏及半导体照明、通用与专用设备、现代服务业。
西安经开区定位于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中国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出口加工基地和西安城市新中心,优势产业包括商用汽车、电力电子、食品饮料、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及服务外包产业等现代服务业。
西安航空基地定位于中国航空高技术研发中心,国际性航空产品制造中心,亚洲最大的航空旅游博览中心,优势产业包括航空产业、先进制造业、通航旅游及运营、新材料及研发产业。
然而,这些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并不清晰具体,在实际运作中,各个开发区同质化竞争严重。特别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放进篮子都是菜”的招商思维,没有形成全市一盘棋的规划。而且,偏重招商而忽略培育本土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思想及做法,也影响了西安工业的发展。
有观点认为,西安的各大开发区、工业园区,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化产业优势,同质化竞争的情形比较严重。例如,从汽车、光伏产业看,不仅经开区、高新区均有分布,且西咸新区、航天产业基地也有分布。西安汽车产业“一南一北”的格局,就是西安高新区与经开区竞争招商引资项目的产物。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各自为战的现象比较普遍,招商项目也很少考虑与本地工业资源的集聚、融合。比如经开区的陕汽已成为西安的工业支柱,但在近年的招商工作中,并未引进知名品牌车生产线,就连比亚迪汽车也落户高新区,宝能汽车落户西咸新区,没有形成西安汽车产业的聚集优势。
西安开发区入区企业的扩张,部分是原有国企的搬迁,如陕汽、中钢、陕鼓等国企,都将新厂迁至开发区,这些其实只是原有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并未带来西安工业新业态的聚集。
由于各开发区之间产业结构雷同,导致在引进项目时竞争激烈,使得有限的产业分散在不同的区域,无法形成集群式发展。
另外,各大开发区与行政区之间也存在着土地、民生、财政方面的矛盾,由于开发区涉及到财政收入、GDP等多项考核指标,彼此之间争抢项目,恶性竞争,对西安市工业资源的整合也有影响。
虽然在年西安下发了《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在产业布局、招商引资,以及资金安排等方面作出规划,但是这两年来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对于各大开发区以及区县工业园来说,其定位仍不够细化——虽能避免“大而全”的问题,却又落入“小而全”的陷阱。
因此,西安的工业布局,如何统筹协同考虑开发区、县域乃至周边城市,这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对西安开发区、工业园区应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势在必行,要尽快形成“定位明确、产业明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
新发展格局下的工业路径如何选择?
近年来不断强化的“双循环”“碳达峰”等新发展格局下,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的特征更加明显,西安的工业发展自然也要适应新格局,积极参与、利用、抓住各项战略机遇,夯实发展基础,扩大发展空间。
新发展格局是中国适应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历史任务、破解新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遵循。当下,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资源、投资驱动的传统要素集聚方式正在突破,工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新的要素转换、机制构建和路径选择。
在传统优势消减、新竞争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西安要实现“工业强市”的目标,不仅要立足实际条件和现实需求,重构对于工业的认识,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的工作要切实取得成效。
西安市经济总量的增长,依靠过去的传统产业结构是难以支撑的,尤其离不开工业的推动。西安需要“再工业化”,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升级,打造完善产业链,形成系统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
面对新格局,西安的工业发展要有紧迫意识,既要谋划长远,也要瞄准当下,要科学分析问题“症结”,拿出精准方案,付诸实际行动。针对西安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西安工业发展及“补短板”应该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主要工作。
一是要加大工业有效投资,调整投资结构。当下西安工业经济面临的最紧迫工作,就是要迅速扭转工业投资下滑趋势。最近这三年是西安工业投资增速回归两位数区间的关键时期,未来3-5年也将是西安力促工业投资反转的发力期,要将投资连续下滑的负面影响尽量降到最低,促进投产达效前移,不断挤兑投资下滑的不利影响。同时,西安的工业投资需要调整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要加大生产性投资,投资的重点应放在工业技术改造、轻工业等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不断降低房地产等非生产性投资的占比,进一步壮大实体经济。
二是要狠抓中小工业企业发展,增强工业经济活力。西安要在财税扶持、技改补贴等方面,给予中小工业企业优先支持,不断提升中小企业活力和质量,让中小企业形成“铺天盖地”之势。特别是要做好“银、政、企”对接工作,切实大力扶持民营经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三是要持续提升营商环境,协调开发区招商引资布局,促进产业聚集发展。西安要不断优化政企服务,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用高效率的一流营商环境,围绕主导产业,想方设法吸引更多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在西安落户,让实体经济企业在西安持续深耕、壮大。同时,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应根据各区县、开发区的产业定位和优势,做到精准招商,合理布局。
四是要打造主导产业,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完善产业链。从具体产业和领域来看,西安工业要实现“质”的提升,重点应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具有相对技术优势的领域,着力培育发展高端制造,依靠资源优势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在汽车制造、通用设备、电子设备等通用技术成熟的领域,加快培育规模和品牌,形成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五是要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企业技术改造进步。西安的工业发展,要把企业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扶持和奖励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加快装备更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六是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在“碳达峰”的背景下,西安要加快传统工业改造升级,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围绕装备制造业等传统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工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后工业化”路子。
年西安出台的《现代产业布局规划》,对西安市未来产业发展进行了详细规划,从《规划》内容来看,西安的产业布局尤其是工业布局,较之前更加清晰明确,即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筑城者,先厚其基而求其高。”对于未来,西安不应赌注于任何一个单一的产业,需要包容丰富的产业形态。《西安市现代产业布局规划》可谓完美周全,理想远大,如能照此执行,久久为功,假以时日,西安的工业短板或可得到有效改观。
当然,发展工业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沉淀过程,西安要想补齐工业短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西安对工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强化,本就拥有较强工业底蕴和科研实力,一旦摸对了门路,找对了方向,必将释放放出巨大的潜能,将会打造出一副过硬的工业“身板”。
(部分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