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孤独症孩子的母亲,这两年格外艰难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实习记者
石震方
编辑
王海燕
黄习是一名孤独症(又名自闭症)孩子的妈妈,也是贵阳首家大龄自闭症托养机构的创始人。成立这个机构,是因为她比很多孤独症孩子的家长更早明白,她的女儿需要终身照顾和帮助。她希望在自己的机构里,大龄自闭症人士能够生活自理,有机会融入社区,甚至得到一些工作机会,有尊严地活着。
在采访中,她用了整整4个小时,向我们讲述了她创办机构的不易:出身底层,家庭条件不好,亏损,其他自闭症家庭的贫困,工作人员流失,学员习惯改善的艰难……而最近一个几乎将她击垮的事情是,前年,她在年近50岁时,终于购买了人生第一套房,恒大的。刚交完首付,恒大暴雷了。
听到最后,我们突然意识到,带给她重重艰难的机构和学员,和她家人的爱一样,成了她坚持下去的理由。以下是黄习的讲述:
一
我在贵阳办大龄孤独症托养机构快7年了,一直亏损,亏了几十万,但我和孩子她爸一直都是乐观心态,以前没有对什么事情失望过,但为什么事情偏偏落在我们的头上?
我办孤独症托养机构要从我女儿说起,我女儿是年出生的,3个月时诊断出先天性白内障,6个月时做了人工晶体植入手术。3岁时,又诊断出孤独症和精神发育迟滞。当时,孤独症的概念在国内还没有普及,所以,贵州这边的医生是不了解孤独症的,更别说如何去治疗了。
一开始,我是自己在网上查到的,孤独症需要终身干预,还查到了贵阳当地有干预机构,就带孩子去了。我那时以为,干预就是治疗,可以痊愈,跟孩子爸爸决定,砸锅卖铁,也要治好我女儿。孩子爸爸是卡车司机,当时一个月收入元,但干预一个月,费用接近元,常常是亲戚接济我们的生活。
一直干预到年,机构有专家来讲座。我问专家道:需要多少钱,才能把我的孩子治好?我记得当时专家顿了一下,告诉我:这位妈妈,很多事情,你应该朝前看,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但你说砸锅卖铁,也要走上医治孩子的路。我不赞成这样做,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希望孩子痊愈,但是目前来说,根本就没法达到这个效果。
《海洋天堂》剧照
那一刻,我有点明白“终身干预”的意思了,就是这孩子一辈子都需要帮助。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不过我和她爸爸终于还是把心态转变过来。她爸爸说,他去努力工作,我安心带女儿做干预。
年亚残运会在广州举行,开幕式上有个合唱演出,演出成员全是孤独症孩子的妈妈。
当时我发现,一些孤独症孩子已经很大了,还跟在妈妈身边。我就问这些妈妈:出门这么远,为什么要带着孩子?有位妈妈跟我说,因为孩子大了,情绪问题、行为问题比较严重,无处可去,只能带在身边。我突然意识到,我女儿以后如果没有地方接收,也跟他们一样同样离不开父母。
图源:慧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