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疏雨洗清明在感受经典诗作中寄托关于清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源自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和春祭礼仪。清明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兼具了自然节气和人文风俗的两大内涵,不仅有缅怀、追思的主题,还有游春赏景、身心调适的主题,生动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关于清明节的故事传说
传说在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逃避迫害,流亡出走。在流亡的过程中,又累又饿,无力继续前进,随臣找不到食物给晋公子补充能量,焦急不已。这时候,有个叫介子推的随臣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汤给晋公子喝了,他才能以恢复精神。晋公子得知后,很是感动。
在这件事情发生的十九年后,晋公子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当了国君后重重赏赐了跟随他流亡的功臣,但是忘记了介子推。当他想起了介子推的时候,介子推已经带着母亲悄悄到绵山隐居了。
晋文公想找到介子推,但是绵山树林茂密,希望渺茫。有人向晋文公献策,说可以火烧绵山,把介子推逼出来。但是没想到,大火烧遍了山,都没看到介子推出来。火熄灭了,人们才发现原来介子推背着老母亲坐在一棵烧焦的老柳树底下,去世了。
晋文公得知介子推去世的消息,很是悲恸,他命令手下人处理介子推的后事。人们发现了在树洞里,介子推留下了一封血书,上面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素服登山祭奠介子推,行至坟前,发现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了,绿枝随风飘舞,充满生机。晋文公见此状,回忆起了介子推,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又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位“清明节”。
从那以后,晋文公常常用介子推的血书来鞭策自己,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百姓们也因此对介子推十分怀念,每逢清明便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对介子推的纪念。
关于清明节的文学作品
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学者创作了无数关于清明节的文学作品。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属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极具艺术魅力,流传至今,广为人知。
一首短短二十八字的诗,写了诗人在清明春雨中的所见之景,浅显易懂,鲜活生动,心境凄冷,意境优美,由低到高,画面缓缓推出,最后又戛然而止,耐人寻味。特别是第四句,回答了“酒家何处有”,并且有一个“遥指”的动作,让人读完回味无穷。
这首《清明》的高明之处,在于杜牧将清明行路之人的心事凄迷纷乱生动地描绘出来了,再加之春雨纷纷,更加重了行人的愁绪,这样的情境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后面的问路和牧童的回答又将读者悄然引入了诗中的画面里,带给读者广阔的想象余地,言有尽而意无穷也。
古往今来,除了享誉至今的杜牧之作《清明》之外,许多文人墨客也以清明为题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寄托了无限的情思。以下精选二十首来自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文人的清明之作,让我们在感受诗作中寄托关于清明的感怀。
《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小寒食舟中作》(唐)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日》(唐)温庭筠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采桑子》(宋)欧阳修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木兰花慢》(宋)柳永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寒食书事》(宋)赵鼎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浣溪沙》(宋)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海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破阵子》(宋)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满江红》(宋)辛弃疾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庭院静,空相忆。无处说,闲悉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宋)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宋)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折桂令》(元)乔吉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清江引》(元)张可久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清明即事》(明)瞿佑风落梨花雪满庭,今年又是一清明。游丝到地终无意,芳草连天若有情。满院晓烟闻燕语,半窗晴日照蚕生。秋千一架名园里,柳丝今日向东风。
《清明呈馆中诸公》(明)高启新烟著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墓上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雨醉京华。
《风筝》(清)曹雪芹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青玉案》(清)高鹗丝丝香篆浓于雾,织就绿阴红雨。乳燕飞来傍莲幕,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又是清明暮。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鳞瞑羽迷谁与诉。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尽教封侯误。
《红窗月》(清)纳兰性德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是一般风景,两样心情。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语罢一丝香露、湿银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