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四口人以特殊的方式团圆了
7月30日下午1点20分,
在杭州开往南京的救护车上,
35岁的陈昕圆离开了人世。
这是她父亲陈林克病逝的第20天。
和父亲、爷爷、奶奶一样,
陈昕圆也进行了遗体捐献。
从此,
一家三代四口人在南京医科大学,
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团圆"了。
最后的奉献
35岁病逝
成为家里捐献遗体第4人
25岁之前,陈昕圆和其他女孩一样,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然而,一次身体检查给了她当头一棒——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这是一种罕见病,自此,陈昕圆开始了和病魔的抗争。这一挣扎就是10年,她每天靠呼吸机呼吸,靠电动轮椅走路。
▲陈昕圆生前照片
不忍女儿年轻的生命还没绽放就凋零,父母卖掉了家中唯一的住房,为女儿陈昕圆准备好肺移植的救命钱。不幸的是,还没等来女儿手术,父亲陈林克于今年7月11日凌晨1点55分因肺癌病逝。"为了父亲也要搏一次。"7月19日,陈昕圆在妈妈章亚民、爱人田先生的陪同下,前往浙江杭州,期待能换来一次重生的机会。
谁知,7月24日下午,陈昕圆突然病重昏迷,转入ICU,只能靠人工肺维持生命,一天的医药费就要好几万元。7月29日下午,医生通知家属,陈昕圆的大脑长期缺氧已经部分坏死,而且脑压高,唯一的办法就是打开头颅释放脑压,不过即便如此也撑不了多长时间。陈昕圆以爱美为由,拒绝了开颅。妈妈章亚民知道:"为了给父女俩治病,家里已经所剩无几,她是不想再拖累这个家了。"
7月30日中午,救护车疾驰在回南京的路上,刚刚撤下人工肺的陈昕圆还有微弱的心跳和呼吸,一旁的妈妈章亚民已经哭成泪人。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陈昕圆扛不住了,生命停止在这天下午1点20分。当天下午3点15分,救护车载着陈昕圆的遗体医院。早在两年前,陈昕圆受到爷爷奶奶的影响,登记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要为医学、为社会做贡献。
短短20天,
父女俩相继离世,
留给章亚民的是两本遗体捐献证书。
加上陈昕圆爷爷奶奶的,
这个为治病变得一贫如洗的家里,
4本遗体捐献证书
成了最值得骄傲的荣誉。
▲陈家三代四口人的遗体捐献证明
持续的爱心
不让大爱之魂受冷落
爱心仍在接力
从父亲陈林克到女儿陈昕圆,谢海燕见证了两代人的大爱无私。谢海燕是陈林克的战友,也是第一时间将陈林克一家的感人事迹反映给媒体的人。
▲老战友谢海燕探望病重的陈林克
"我们战友52年了,直到他去世,我才知道他捐献了遗体,他的父母早年也都捐献了遗体,女儿昕圆两年前也签了遗体捐献志愿书。这是奉献社会的大爱,更难得的是,一家人都有这样的高尚情操。"
▲7月17日,战友与陈林克妻女见面(陈昕圆左侧坐着),将中间位置留给了陈林克
陈家人的事迹不仅引来了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0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