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人得名缘一城而生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玄龄小学坐落在千年古都、唐朝名相的故乡,这一城的人文经典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学校发展带来了特别的教育资源——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玄龄小学坐落在唐朝贤相、诗人房玄龄的家乡南马坊村,因房玄龄而得名,距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大学稷下学宫遗址仅一里之遥。房玄龄德才兼备,善诗能文,博览经史,是著名的贤臣,其综理朝政,兼修国史,与杜如晦合称“房谋杜断”。在唐朝的著名诗人中,房玄龄虽无一席之地,但他因个人成就而深得李世民的厚爱,后者赋诗两首《赋房玄龄》《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从而成就一段佳话。

玄龄小学致力于构建充满诗意的校园,“愿每一个玄龄人内心都涌动着文脉汤汤”。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进入玄龄小学教学楼,拾级而上,惜时劝学的古诗跃然入目。校园主干道、空中农场、书屋、餐厅,处处题诗写词,意在让学生在不经意间的一回头、一驻足便能看到经典诗词,入目皆经典,诵吟自成趣。

学校借助校外专业力量,对诗词吟诵开展课题化研究。“每天上学路上我都听吟诵音频,抑扬顿挫的诗词吟诵对我来说真是一种精神享受。”一年级(5)班语文教师王海燕说。潜移默化间,王老师不到3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有模有样地吟诵出《声律启蒙》部分篇章。

诗词吟诵犹如翅膀,成为师生教与学最好的助力。每天早上,学生在古诗词吟诵中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参与吟诵实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吟诵环节,尝试运用“基本吟诵教学法”进行古诗词教学。这种独特的方式为师生解读诗词提供了新的角度,使其感受到诗词的音韵之美,提升了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量古诗词的积淀让学生从小就拥有了一份经典传统文化的记忆。古诗改编、诗配画、习作引用,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自然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从经典诗词、楹联、小古文学习和创作,到每周一次的“古诗书写”作品展,无一不在激励学生饱读诗书、化己达人。

有了读的厚积,写的薄发自然就会发生。为此,学校开办惊蛰诗社,开设儿童诗写作课程,“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我们能做的不过是激发他们的表达欲,引导他们用文字记录下来。”惊蛰诗社创始人、玄龄小学语文教研组长薛峰说。

惊蛰诗社不仅带领学生写古诗,还顺势开发了现代诗的教学和写作。“月亮奶奶买了一罐白糖,星星弟弟来了,他踮起脚去够。‘嘭’,白糖罐碎了——白糖纷纷落下来,变成了飞舞的雪花。”这是惊蛰诗社成员李浩宇的诗作,发表在《语文报》上并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45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