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李贯兰的幸福生活
睢县岁老人轻松穿针引线,自称享了国家的福——
百岁老人李贯兰的幸福生活
文/图京九晚报全媒体记者成绍峰宋云层京九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戚丹青
幸福的李贯兰(左)老人
核心提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普及,百岁老人在商丘已不罕见,然而岁以上的老人却为数不多。医院康宁医养中心,就生活着一位岁的老太太,她叫李贯兰,虽然已经如此高龄,但思维清晰,说话响亮,腿脚硬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侃侃而谈,自称如今很享福,享了国家的福,享了共产党的福。
百岁老人讲究卫生
年12月30日下午,医院康宁医养中心,想采访一下李贯兰老人。该中心主任聂胜南说,老人正在午睡,等她醒来再去采访。
聂胜南向记者介绍,李贯兰老人无儿无女,是个“五保户”,3年前入住该中心,目前在该中心生活得很满意。老人身体健康无疾病,且性格开朗爱聊天,只是有点耳背。
10多分钟后,我们接到电话,称老人已经睡醒了,可以接受采访。在该中心8楼,记者来到老人的房间门外。“老人正在梳洗打扮,她爱干净,一说记者来采访,赶紧洗漱去了。”护工杨爱东说。
不一会儿,身材矮小但精神矍铄的李贯兰老人就出现在了记者面前。她面色红润,满面笑容,两只眼睛圆睁,看上去炯炯有神,气色非常好。记者先给她拍了几张照片,她笑呵呵地说:“还拍照呀?是不是要上报纸呀?”
杨爱东已经护理老人三年有余。她说,老人特别爱干净,每天早晨5点就起床,一直忙着洗漱,完毕后在房间里也是不停忙活。虽然中心里有专门的护工洗衣服,但老人坚持自己洗。“其实她自己洗不干净,需要护工二次清洗。但为了老人家高兴,就随着她吧!”杨爱东说。
护工还介绍,老人喜欢睡觉。平时晚上9点左右就入睡。而且,老人夜里起夜很省事,能不叫护工就不叫,这可能与她平时的生活习惯有关。因为老人岁数较大,比护工的父母年纪还大,因此护工们都喊老人“老奶奶”。
因为老人耳背,杨爱东就充当了“翻译”,记者的采访由她转述。“老人家,您出生于哪一年?家里还有啥人没?”当杨爱东将记者的问话“翻译”给“老奶奶”后,老人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
早年不幸丧夫失子
老人的身份证显示其出生日期为年1月22日。据了解,老人出生于睢县潮庄镇三李村的一个农村家庭,后来到睢县城关镇民主二路生活。
年,河北13岁的小男孩孙可德逃荒来到李贯兰的村中。李家人看孙可德壮实而且不憨不傻,就让他帮忙喂牛、挑水。后来,由于长年累月在李家干农活,李贯兰家人感觉这个小伙子为人憨厚、踏实能干,于是在李贯兰19岁那年,家人让她嫁给了比她小一岁的孙可德。
二人婚后生有三子,小日子也曾甜甜蜜蜜,充满希望,可惜的是他们的前两个儿子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小儿子孙向福活到13岁也因病去世。随后,36岁的丈夫孙可德也因病去世了,李贯兰一下子成了无依无靠的人,她的生活雪上加霜。
谈到此处,平时乐观的李贯兰已是老泪纵横:“俺娘家三辈单传,儿子、丈夫去世后,就剩下我一个人了,没有任何亲人啦。”
护工介绍,老奶奶的丈夫早年参加了革命组织,《睢县县志》有相关资料和记载。
保姆人生充满辛劳
年,52岁的李贯兰经人介绍来到县城一个家境比较殷实的干部家里做保姆。她在雇主家不仅扫地、做饭、洗衣服,还带着雇主的两个孩子,这一干就是34年。虽然为雇主家做了那么多,但除了吃穿之外,老人并没有资金上的积蓄。
年,雇主的女儿随丈夫移居到南方,因她有孩子要带,就让已83岁的李贯兰随他们一起去了南方,继续照看下一辈。在南方的李贯兰,生活上相对好了很多,雇主的女儿、女婿对她很好。但是在年,雇主的妻子又把李贯兰叫回了老家。
过了几年,雇主要搬家到儿子所在的城市生活,多次把她送到县城老年人幸福院、孙聚寨老年人幸福院,最后李贯兰都偷偷跑了回来。她哽咽着说:“当时我都90岁了,他们走了,我怎么活啊,一个亲人都没有。”但最终雇主还是搬走了。
为了维持生计,李贯兰做起了手工活。刚开始为邻居家小孩做衣服、做被褥。因当时没有机器,全都是一针一线地做。“那时候我都90多了,没日没夜地做活,但是我眼不花,看得见,点着煤油灯也做,大家都说我做得好。”李贯兰笑着说。
记者注意到了李贯兰的双手,如同一段黑黑的焦木,血管就像枯藤一般纠缠在手背上,伸展开来,还在不断地颤抖,这双手是老人多年辛劳的见证。
“给人家当了一辈子保姆,没想到老了老了,轮到别人伺候我了!”生活曾给了老人重击,但她仍保持乐观,看到这么多工作人员围着自己,她高兴地说。
乐观生活感受幸福
3年前,为了让老人顺利住进康宁医养中心,睢县城关镇民政所工作人员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年5月29日,老人在家中不慎摔倒,万幸的是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老人身体并无大碍。治疗的最后一天,打完吊针,城关镇民政所工作人员谎称要送老人回家,结果瞒着老人医院康宁医养中心早已准备好的房间。
“当时我有病,他们给我挂吊针,被我拔了,我以为他们在害我,我身体好得很,我是被他们‘骗’进来的。”每当说起这件事,老人还是忍不住哈哈大笑。
护工介绍,睢县原县委书记吉建军和现任县委书记吴海燕都很关心李贯兰老人的生活,社会上的一些好心人和老人原来的邻居也经常到这里看望老人,给老人送来蛋糕等食品。但她都不独享礼品,而是主动分给这里的老人。逢年过节,睢县县委、县政府都会来人看望她,让老人安度晚年。
老人喜欢吃鸡蛋、喝汤,该中心就另起了一个小灶。“这是我们院里的重点保护对象。”医院医护人员说,前段时间他们给老人检查身体,除了有些耳背外,老人身体非常健康,岁了还能不用人搀扶在楼道里遛弯。
在护工的帮助下,老人给记者“表演”穿针引线。护工们找来一根针,让老人当场献艺。只见老人不慌不忙,一手捏针,一手捏线,轻轻松松将线头穿进了细小的针眼里。
问起老人长寿的秘诀,她哈哈一笑:“我这一辈子也没少受苦,就是心里敞亮,吃饭穿衣都很随便。”
护工说,老人喜欢与人聊天,生活习惯非常好,爱干净,老人很热心也很体贴人。“因为我们经常帮她洗澡,过年的时候,她非要发给我们压岁钱。”护工笑着说。
在采访的两个小时内,老人的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这也许是老人长寿的秘诀之一吧。
“老了老了享福了,享的是国家的福,享的是共产党的福。这地方很好,现在你就是撵我,我也不走。”老人说着又大笑起来。
现在,李贯兰老人得到了很好的照料。
采访结束了,记者起身和老人告别。“再坐会呗,天还早着呢!”一句话,逗得记者和护工们都笑了起来,老人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灿烂了。
稿件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