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期间,杭城各大医院急诊爆棚,急需抢救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吴朝香张冰清刘千通讯员方序李文芳郭俊杨陶玉陈瀛这段时间,随着阳性确诊人数的增加,医院的急诊接诊人数增多,急诊中的危急重症患者比例也不断提高,医院了解到,元旦假期,医院的危急重症救治压力陡增。浙大二院浙江大医院急诊医学科徐善祥副主任介绍,浙大二院解放路和滨江两个院区目前急诊就诊人数超过人次/天,较以往增长了一倍多。患者中既有情况相对稳定,症状较轻微的,也有一部分高龄、有基础疾病、症状较重的老年人,其中一些危重症患者需要紧急插管、上呼吸机。年12月28日起,浙大二院解放路院区和滨江院区开设“呼吸综合门诊”,所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患者(如生命体征相对平稳,但有咳嗽、胸闷、喉咙干痒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均可在此门诊就诊。徐善祥表示,呼吸综合门诊的开设为急诊分流了一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但急诊依然处于繁忙状态,不少医护人员带病坚守岗位。他提醒,大家如果没有出现胸闷气急、呼吸急促、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可选择呼吸综合门诊,医院就诊,不仅自己方便就医,也能把急诊资源留给真正病情危重的患者。医院年12月29日,医院庆春院区和钱塘院区急诊接诊人,送抢救室抢救人;12月30日,庆春院区和钱塘院区急诊接诊人,送抢救室抢救人;12月31日,庆春院区和钱塘院区急诊接诊人,送抢救室抢救人;元旦当天可能是假期,略有回落,两院区急诊接诊人,送抢救室抢救人。据医生介绍,急诊送诊患者中,送抢救室抢救的人数在增加,危急重症救治压力大。此前,医院对急诊已经做了最大限度地扩容,相当于重建一个呼吸道急诊室,两个目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有效分级,尽早得到救治,轻的去输液或配药回家。重的去急诊抢救室,同时急诊室保留原有功能:救治非新冠病毒感染的创伤,急性病。医院正在集中人力、物力、各方资源,有条不紊应战高峰到来,力求做到急危重症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医院为应对新冠患者的大幅增加,医院医疗救治能力,保障重症患者救治,医院全院统一调配空间、人力、物资等医疗资源,全力保障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工作。1月2日,医院急诊接诊患者人次左右。医院此前已经进一步完善急诊抢救室患者分流管理流程,在急诊科日常分流的基础上,一天四次由职能部门进行分流,对急诊室留观患者做到日清。发热门诊方面,医院对院内新冠救治医务人员梯队建设及发热门诊诊室改建。组织全院新冠诊疗培训,加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诊疗规范,同时根据发热门诊患者数量,动态调整发热门诊开诊诊室,扩充至原来的6倍,24小时不停歇,全力保障发热门诊接诊能力。全院一盘棋,所有医护人员统一调配。压缩除呼吸内科、感染疾病科等科室的门诊医生,临床科室由高年资医生管门诊、病房、专科急诊,中、低年资医生参与全院新冠患者门诊、急诊、重症诊疗。根据健康状况监测,设立3个后备梯队,做好发热门诊、急诊、ICU等人员保障,目前已累计协调和派出医生余人次。医院医院急诊科主任蔡文伟表示,医院的急诊接诊人数一直在高位盘踞,最多的时候,每天接诊多人次,是疫情政策调整之前的两到三倍。最多的时候,医院急诊室一天有95趟救护车。从收治患者类型上来看,急诊患者则是中老年人为主,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老年人被送来,大多是感染后,肺功能出现问题,有些是基础疾病恶化。”蔡文伟说,抢救室每天抢救患者80多位。形势虽然严峻,医院也做好了相应的应对。目前,医院急诊室一直在扩容,新增床位25张,呼吸支持设备、监护仪等都往急诊室和重症监护倾斜。医院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潘海燕介绍,从年12月26日开始,急诊接诊量大幅上升,患者每天都在增加,日均接诊人数比平时增长了5倍以上。平常,急诊医生白班下班时间是晚上5点,但是严峻的就诊量导致急诊医生最近每天都拖到了晚上8点也不能下班,往往这边还在抢救,那边救护车又送来了新患者,医生错过饭点是常态。急诊就诊的患者中,九成以上都是新冠阳性患者,大部分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其中年龄最大的98岁。感染后肺功能出现问题的占了70-80%,其他像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肝炎、肾病、肿瘤疾病等加重的也不在少数。目前,医院已对相关病区进行合并,对医护人员重新编组,抽调骨干补充急诊、ICU力量。全院所有床位统一调配,危重症收入ICU救治,其它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按空床所在位置直接收住,优化了急诊病人救治链,加快急诊病人院内分流。据了解,目前ICU床位已扩容至原来的3倍。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36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