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童年用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真实再

我不太敢看现实主义题材的书籍或电影,怕生活的真相太过悲惨。总觉得人生已经如此艰难,为什么还要给自己添堵?但出人意料的是,在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的《童年》(年)时,第一感受却是温馨。《童年》的小主角阿廖沙3岁丧父,10岁丧母,外公和舅舅也都是自私愚蠢暴躁之辈,只有外婆善良乐观,给阿廖沙的童年带去了一些阳光和诗意,让这段时光不全是生活的艰辛。这可能和高尔基早期的浪漫主义有关,毕竟语文课本中的《海燕》非常的豪情万丈,当然《童年》中我们也能看到高尔基对于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的灵活运用。一、现实主义是什么恩格斯曾为“现实主义”下过定义:“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和浪漫主义不同,现实主义要求的是准确地描绘自然和生活,而不掺杂理想化、浪漫化的想象,客观反应现实。《童年》就因为超出现实,而让我一时间不能相信和接受。然而推算一下,如果根据高尔基的出生日期,那么阿廖沙的童年时期大约是罗曼诺夫王朝,也就是沙皇统治的最后一个时期,民不聊生,大家都是贫穷的农奴,过着“野蛮的俄罗斯生活”。比如舅舅曾经家暴,打死过舅妈,酒醉后非常自责;两个舅舅也曾自私自利,想要谋杀阿廖沙的父亲,把他推进冰窟窿里;外公也打骂过外婆,甚至外婆的发夹都被戳进了头皮里。高尔基写出了那种在贫穷单调生活里,靠痛苦寻开心的俄罗斯人,对他们来说,发生任何不幸或是打架,都是枯燥生活里的调味品,反而更有意思。刻画不可谓不精准,只有在真实经历、仔细观察过生活之后,才能拿捏住这种微妙的心理,用细节展现出来。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写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这些在现在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当时也许都是常态,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后来的社会变革。二、现实主义的特点在社会发展时期,基于复杂的社会矛盾以及社会心理,需要通过现实主义来进行表现,所以这类文学更加侧重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同时对人物及社会环境进行批判。《童年》的人物形象就非常典型,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读来更加真实。比如阿廖沙的外公。乍一看,外公吝啬贪婪,并且暴躁专横,晚年时他和外婆分家过日子,甚至连茶叶也会数,认为外婆的茶叶比他的细小,所以自己应该少放一点,也会留心看倒出来的茶是不是一样多,这个小细节就将外公的自私刻画得淋漓尽致。外公还卖了所有的衣服,和朋友哭穷,借到的钱就拿出去放贷;因为不同意阿廖沙母亲的婚事还和她断绝关系,之后又强迫她改嫁;还时常动用武力,教训外婆和阿廖沙。但偶尔,外公也会不自觉流露出另一面:他也曾提醒外祖母要保护好阿廖沙的母亲,也会在阿廖沙生病后来看望他,给他讲故事,在母亲改嫁后,教阿廖沙自立。追根溯源,外公年轻时也是靠自己发奋,慢慢奋斗,成为了小资产阶级的一员,然而他却逐渐自私残酷起来。这也是当时一些人的常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也是同样。一方面,高尔基既真实描摹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小市民阶层,他们庸俗恶劣,人性的恶被所处的社会环境所激发,自身也毫无追求,自甘沉沦。另一方面,也侧面显现出人们自发奋进、社会进步的必要性。三、孩童视角的增色毕加索曾说:“我用了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确实是这样,孩子的眼光既纯粹又独特,有着最敏锐的感触。而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是会哀叹再也没办法像孩子那样去单纯地看待一件事。《城南旧事》中的孩童视角,满是对童年的回忆,而在高尔基的《童年》中,则是大人们的自私自利、贫瘠生活的困顿,全篇以孩童视角更显真实。高尔基借阿廖沙的眼睛,观察了很多人。外婆养大的弃婴小茨冈,在阿廖沙看来,非常有趣聪明,他可以和他一起玩耍,然而阿廖沙从家人那里听到的则是舅舅们总在彼此面前说小茨冈的坏话,原因是这样就能在自己开染坊时拉拢小茨冈。大人的虚伪由此可见。阿廖沙也总是从外婆嘴里听到“上帝”的名字,高尔基这样写道:“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不曾像外婆这样言必称上帝,仿佛上帝是她的亲戚。”读来令人觉得可爱又好笑。阿廖沙也很早就懂得:外婆和外公对于上帝也有不同的看法。外婆的上帝是和蔼可亲的,外婆每天的祈祷都是不一样的赞美,既淳朴又美好,阿廖沙很喜欢听。而外公的祈祷词每次都是一样的,阿廖沙在记熟了之后还会故意听外公有没有念错,外公的上帝也是残忍的,总是惩罚和降罪,他还给自己的外公起了个外号:红毛黄鼠狼。“每当我回忆起俄国令人压抑的龌龊野蛮的生活,我常常问自己:这种丑陋的行为有必要去写吗?我每次都怀着充分的信心回答自己:有必要!因为这就是活生生的丑陋的生活现实,这种现实至今还存在着。要改变这种现实,要从人们的记忆和心灵中,从我们沉重龌龊的生活中清除它的影响,就必须透彻地了解这种现实。”因为对于外界一无所知,所以孩子的视角在进行叙述描写的时候,会更加客观,也会带来更多的诗意和惊喜,也会在不经意间带来更多的悲伤和痛苦,而所有人都是这样成长的。就像电影《狗十三》里,观众就跟随青春期少女经历了中国式教育下从童年到成年的残酷转变。高尔基真实再现了那段苦难的《童年》,其中不乏人性中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也因此在小说结尾,阿廖沙离开了家,开始自谋生路,从小家中的现实走进了社会的现实之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19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