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评40年90后眼中的改革开放网
前言:年7月以来,由江苏省委网信办主办、中国江苏网承办的“新时代新江苏——e评40年”网络评论大赛,吸引众多网民参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网评作品。网信江苏开设“e评40年”专题,持续展示获奖篇目,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创新实践风貌,展望江苏高质量发展图景,激发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奋进力量。
作为一名90后,满打满算28年人生,改革开放的痕迹却在我们这一代身上尤其明显。
从小就没怎么吃过苦,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成效,温饱也就不再是家庭为之苦恼的难题。加上9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得很严格,身为独生子女,即便从小就听训于战争年代受过苦难的祖辈,事实上还是泡在蜜罐子里长大了。又因为长辈吃过没文化的亏,对小一辈的学习盯得格外紧,所以类似“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思维也就没了用武之地。终于,一路走来,跌跌撞撞,长成了“独立、自由、张扬、富有朝气”的新一代。
90年代恰好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我们这批“90后”自然也就成了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伴着信息技术革新的步伐同步成长,从古到今、从西到中,无数个时空的历史文明全部在这个时代压缩,使得我们这一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前人有着很大不同。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也为社会进步积累了坚实基础,让我们有幸成为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开创者。看着家乡从一片青瓦平房出落成高楼大厦,从一个传统苏南工业乡镇转型成科学规划的现代城镇,目之所及早已不是记忆里的老旧印象,而是充满现代感和科技感的崭新画面。
经历了城镇化进程中的征地拆迁,经历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改革,经历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杭州峰会等大事件,我们这一代,从教育到养老,从就业到住房,从生产到消费,从智慧到能力,相比过去都有着巨大区别。改革开放的滚滚车轮不仅在历史长河里留下深刻印记,还在我们这一代的血脉骨骼里播下了“改革”因子。在我们的视野里,时代有无数机遇,世界有无限可能,改革开放赋予人民的不仅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它打通了国家、经济、政治、文明、阶层等方方面面的渠道,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正因为从小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无时无刻的变化,让我们这一代切身体会到了“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这一真理,所以我们自由奔放、敢于尝试,有时候过于标新立异以至于被批判成“离经叛道”,但即使面对挑战也依然乐观前行,是我们这一代的“可怕之处”,我们豁达、洒脱、不拘小节,某种意义上更符合深化改革的需要。如果说我们上一代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是为改革开放奠定基础,那我们这一代就是“改革开放”培养出的新一代,通过各种“试错”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向前迈进。
一晃将近30年,如今,我们这一代已经开始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固然,改革开放带来的不全都是正面效应,就业压力、买房压力、养老压力、职场压力甚至结婚压力等等都是压在年轻人身上的“大山”,现实困境也让部分“90后”心生退却,但即便如此,亲自见证并经历了这些年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后,我们依然怀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对改革开放的评价也是正面多于负面。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回归现实,用理智的视角去分析问题,用历史的眼光去剖析影响,发现改革开放对时代的意义宏大而深远,它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方式、生活理念、生存环境,丰富了现代人的交流渠道、交易模式、交换载体,培养了无数人的家国情怀、民族情怀、人文情怀……新时代的表征经过改革开放的催化变得更加明显。
改革永远在路上。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已然成长起来的“90后”正接过改革开放的重任。我们乐观自信,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追求真实自我,不被陈旧观念束缚,在历史的交接和时代的碰撞中,“90后”们昂首阔步,用自己的方式去走完前方的路。
(本文系“新时代新江苏——e评40年”网络评论大赛二等奖作品,作者朱梦甜)
来源:紫金山工作室
编辑:张萌
审核:武海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