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书院举办首场读书会
路遥燕语世界-05-:58
归雁识旧巢,书香润乡土。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知名作家康海燕回乡创立的海燕书院试运行,举办首场读书会,为乡风文明带来一缕清风,也开启了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之门。
书院古韵留芳,不少乡亲每每经过此地都要回头相望。为建设一所乡村书院,致力于传统文化、国学教育、家风家教、健康养生等文化传播,作家海燕近年来多次往返于家乡与北京,希望献力乡风文明。
读书会上,德高望重的老教育工作者康伦梅先生、康科科先生赶来了,他们带来了伦梅先生的诗作《梅园诗韵》。伦梅先生曾是当地高中语文老师,德高望重,文采风流。科科先生为引导学生爱上作文煞费苦心,教学生写日记,每天帮他们批改。那时农村的孩子没有课外书,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带他们去她家里看书。冬天,当时四十多岁的她总会提个小火炉去学校,借批改作业的时间,会检查哪个学生的鞋子或裤子湿了,要他脱下鞋子,她帮着烤干,担心远道的学生穿着湿鞋子会感冒。
正是这样的师德师风培养了优秀学子,作家海燕激动地回忆起伦梅老师为他们讲的一堂作文课。她拥抱着多年不见的科科老师,师生之情母女之情此刻在书院流动!
湖南日报娄底分社周俊社长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同样是农家子弟,他深深知道只有读书才改变命运,通过读书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与更多读书人相识。他曾经发表过海燕老师的一篇文章《我的家乡在田坪》,短短二天内十万多读者阅读转发,文章饱含乡土深情。他所认识的作家海燕老师心有大爱,关心乡亲,这样的书院活动很有意义。
新化宣传部袁晓晖老师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读书心得,他说,快乐的生活方式有很多种,看书算是最价宜但又是最长久的一种。他读书最大的收获是内心渐渐趋于平静。很多年前,他读《岳阳楼记》最喜欢的一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如今却是那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百年,不过尔尔。该作为时,努力绽放自己。该无为时,努力虚空自己。
新化教育电视台原党总支书康罗中先生和新化县政协原财经委副主任康珏女士为书院带来了《邓显鹤——湘学复兴导师》等图书,他们都曾经在田坪工作,了解海燕老师的成长,看到书院落成,今天开展首场读书会,他们十分欣慰,愿意为图书筹集尽绵薄之力。
农村读者、桃源冲农庄主康胜余了解到海燕老师正在创作中医药报告文学,他特地为书院赠送《一壶天》全四集。他说:谷雨季节即播种时节,春华而秋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授人知识、满院皆香!希望在这美好日子里以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来提升自己。愿我们以书为舟、扬帆四海任遨游;以书为梯、拾阶群山存志远。在成长中阅读,在阅读中成长。康海燕老师的《小康之路》承前启后印证了金花一代奋发图强的过去,引领着新青年以突破自我去面向未来!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中教导我们:遇到挫折与困难,要“穷则独善其身”充实历练自己。创业成功与学业有成之日要“达则溓济天下”的大爱精神。
田坪乡贤康济初先生喜欢看书,对诗词楹联颇有研究。他说《小康之路》一书以描写农村生活为题材,是我国农村生活的缩影。作者重点着笔于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对农村工作的重视、扶持和改革。作品讴歌了广大劳动人民勤劳、善良、淳朴的传统美德,谱写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奋斗。对人物的描写得体,情节入微,有血有肉。愿海燕老师佳作连连,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家长代表康雄分享说:长篇小说以“小康之路”命名,其蕴藏着双层含义,即小康之路指的是康家两代人生活的艰难历程,从贫穷到富有,从农村走向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康家两代人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其二,指的是康金花成为土地村中的第一位大学生功成名就后,不忘回报桑梓,致力于让家乡脱贫,大力发展乡风文明建设!我要极力向大家推荐精神文化营养品——《小康之路》,这部著作它可以让弱小的心灵变得强大,可以促使人们在逆境中前行,可以促进孩子早早明确人生的意义。
曹家中心小学曹伟华校长、广林老师、掌上田坪主编康动风、梅山红枫主编、田坪枫树社区党总支书记吴名阔先生、田坪电站站长康宇先生、田坪幼儿园的老师们、家长代表、小朋友们等都欢喜参加读书会。
作家海燕老师说,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读书把自己从青春时期沉重的生活压力中拉了出来。她在异常焦虑的青春里树立了一个信念:没有任何人能阻挡命运的洪流,但是,读书给你加持的力量,能让你在挫折中奋起,在苦难中感受幸福。我们每个人都期待自己走一条顺畅之路,但生活有时会让我们颠沛流离,在艰难困苦中,读书会带你挣脱命运的禁锢,让你在人生海海中不迷失自我,找到回家的路。希望每个读书人都是乡村文化的播种机。
孩子们开开心心,拿起书本《孩子我想让你幸福》问海燕老师:“老师,我看封面这个人就是你呀!这里面有个问题,我从哪里来的,我也问过妈妈这样的问题呢?”呵呵,宝贝,祝贺你在这里找到答案。
读书会现场气氛热烈,分享嘉宾的阅读体会都很感动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历与人生成长,以及从读书中找到的生活智慧。农家子弟要想有所提高,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读书修为自我,启迪智慧,也可以滋养浩然之气,找到生活真谛。何为何不为,读书人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
诗刊社和外研社赠送的图书成为乡村读书人热捧的精神食粮。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教育为本,诗歌不在远方,就在家乡!文化复兴,要以农村为中心。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乡村建设,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