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掠过岱山顶张海燕散文集行走在乡
《行走在乡村小路》收录了张海燕回乡探亲所写的十三篇散文。作者以长焦镜头,对准故乡的山水风物人事;用写实的笔触,发微探幽,记录了一段段宝贵的家族和村庄生存秘史;展现了一幅幅山水风俗画卷,刻画了一个个鲜活而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书写了故乡改革开放前后几十年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揭示了故乡亲人勤劳俭朴、和乐山水、坚强乐观的精神内核,为我们找到了安身立命于后现代工业社会的精神根脉。
今天的乡土社会、乡土文化、乡土情结正在前所未有地饱受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的解构。现代人一方面享受着高质量物质文明的红利,另一方面精神找不到原乡。两个车轱辘如此不协调,马车能走多远?我们不禁要问:精神原乡在哪里?这个问题,沈从文先生早在《边城》中就有所回答。《边城》是沈从文先生唱给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田园牧歌。经由这曲牧歌,我们看到的是在那个封闭的农耕文明世界,扎根乡土的美好人性和爱情,如春雨洗涤着当时物欲横流的世界。作为游子,张海燕有感于此,就有了从《湖是海的家》到《手工艺人》,到《行走在乡村小路》的执着乡土书写。他甚至说,“我的思乡情结还在延续。”贯穿三本散文集的共同特征是乡土情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的歌唱正是张海燕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行走在乡村小路》是一曲牧童夕照里晚归的笛音。这是集子里直击人心的柔软内核部分。亲人,恋人,发小……爱我的人,我爱的人织成时空经纬,组成万花筒般绚丽多彩的世界。《行走在乡村小路》是一首缭绕在乡村夏夜的童谣。六月六上族谱,祖堂大典,传统戏曲,无不在贫瘠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种下家国同构的种子。《行走在乡村小路》是一本生活上“出将入相”的戏剧。它在新塘上演,新塘给村民带来灌溉之便的同时,也给村民带来了乐趣和无奈。而今,新塘成了美丽乡村的风景点。它在岱山上演,村民为抵抗领导盲目挖山伐树,群体抗命。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一举动,为打造乡村文旅项目牡丹园花海留下了一处青山,可谓善莫大焉。张海燕以亲历者的身份,重返现场,给我们所描绘的乡村世界,与其说是对自己成长过往的留恋和追索,不如说是还原村庄生存史,并对其进行冷静的审视和反思。他似乎试图告诉我们,那些沉淀于乡土世界的一句乡音,一个背影,都是一个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故事里有我们儿时的味道,是我们精神的原乡。
《村子里最后一名女知青》是一篇厚重之作。文中的主人翁朱嫂是一个悲剧性人物。父辈重情重义之“因”,为她种下指腹为婚之“果”。正当她花季年华,对美好前途充满向往的时候,时代的大潮,把她卷到农村插队落户。从此,她带着乡土社会情感纽带的宿命开始了悲剧的人生。“细和哥落气那一刻,朱嫂朝他脸上狠狠地扇了一巴掌,这一巴掌扇得特别重,把在场所有亲人都吓蒙了。”朱嫂在丈夫落气前的表现岂止是吓蒙了当时在场的亲人,今天,就连读到过这段文字的读者恐怕无不深受震撼。这一巴掌是朱嫂积蓄了一生的委屈和痛苦,也是她对苦难命运的自我和解。这一巴掌何其悲壮!它是对悲剧人生的祭奠,也是一个大开大悟的朱嫂重生。
张海燕在深挖故土根脉,礼赞故土的同时溢美不避恶。《少峰村,外婆坐在门口石墩打盹》里写到田地相邻,两个异姓宗族因为用水等问题积怨深重,最后演变成一场惨烈的械斗。宗族械斗是宗法制农村社会残留的野蛮习俗,为新社会所革除。置身械斗的宗族没有赢家,双方注定要付出惨痛代价。它提醒我们,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大雁飞过岱山山顶》里的村民“群体抗命”的举动,表面看起来事关所谓破坏了风水,实则是村民与山水和谐相处的活命哲学。且不说无知无畏的地方领导,为了政绩要盲目挖山。
单就环境角度说,过去,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我们吃过太多的苦头。村民之所以要抗命,说白了,就是要保住世代生存的好环境。村民也不懂环境保护,但他们知道“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道理。生存经验告诉他们,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人与自然不是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
面对故土,张海燕的心是坦诚的。散文集中有几篇作品涉及婚恋。这些篇章是张海燕追求爱情,歌唱爱情的见证。婚恋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这个晴雨表给我们提供了观察社会的窗口。朱嫂的“指腹为婚”,“我”的恋爱自由,包括文中没有提到的媒婆说亲,折射出乡土社会婚恋多轨并存的状况。记忆中,军人有一段时间为天之骄子。一时间,唱军旅歌曲,穿绿色军装,成为潮流。军人谈婚论嫁自然不成问题。作者写到一次一次婚恋受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了。这个时候,随着拜金主义的盛行,金钱成了撬动一切的杠杆。作者的婚恋虽然有些许酸楚,但结局是甜美的。
秋风飘至,心依故土,烙满岁月痕迹的枫叶在远方燃烧。
本文作者简介:陈绪保,湖北鄂州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鄂州市作协副秘书长。著有长篇小说《湖乡风云》、诗集《跋涉者之歌》和《孤独的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