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副刊专栏后海海燕出
渐水长流
有一次看绍兴的地方志,发现志书上把杭州湾称之为“后海”,很是好奇。后来一对照时间,历史上首次出现杭州之名在隋朝年间,“后海”应该是杭州湾南岸对这片水域更古老的称呼,而且,“后海”更为贴切——绍兴北面,茫茫无涯的大海。后海,包括现在的杭州湾。其南岸海岸线大致在今西兴(滨江)—坎山(萧山)—大和山、白洋山(绍兴)—马鞍山—老三江—宋家娄—宣港—镇塘殿—沥海(上虞)一线,直到清康熙十七年(年),钱塘江改走北大门,这一状况才告结束。后海,真是广阔的海洋,巨大的鲸鱼可以在这里出入。《咸淳临安志》载:永明九年,盐官县石浦有海鱼乘潮来,水退不得去。长三十余丈,黑色,无鳞,有声如牛。土人呼为海燕。取而食之,史以为鱼孽。这一段故事,在《海昌外志卷七》也有。文字稍有不同:永明九年,盐官县石浦,有海鱼乘潮来,潮退不得去,长三十余丈,黑色无鳞,未死,有声如牛。士人呼为“海燕”,取食之。此京房所谓鱼孽也。这里的“海燕”,不是飞行的燕子,而是鲸鱼。丈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丈三米多,这条鲸鱼三十余丈,换算一下有九十多米(这好像不对,世界上最大的蓝鲸最长也就三十米左右)。这条黑色的鲸鱼发现之时还没死,呼吸起来像是牛叫起来的哞哞声。鲸鱼虽大,像座山,挺吓人的,但叫起来类似牛嘶,想到牛肉美味,胆大的石浦人就攀上肉山,割成一条条白肉吃掉。渔民与风浪搏击,素来胆大,也有可能他们在外海见过鲸鱼,不怕中毒。《海宁县志》卷十一记载:十二月,城东三里桥有物偃于沙,长二十余丈,高三丈,人呼为海象。争剖之。不尽。流腐及秧田。庙有取其骨归,巨若栋梁(许志)。这一段记得活灵活现。海宁十二月潮退的时候,三里桥附近有一条海鱼搁浅在沙滩上,长六十多米,高十米,因为过于高大,人们称呼它是“海象”。这条鲸鱼太大了,割不完。虽然是冬天,后来里面就腐烂了,腥臭的液体一直流到附近的农田。又过了些日子,附近的庙祝把鲸鱼的骨头取走了,鱼骨粗得像盖房子的栋梁。同样在《海宁县志》中:四月凤凰山海滨有鱼孽,长二十余丈,无鳞,有白毫,人吁海象。不堪食,割肉熬油(续志)。年4月,在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半边山海域,一条19.5米长的抹香鲸搁浅,人类花了极大的代价才让它回归大海。这条鲸鱼,也许沿着古老的路线进行游弋,却不知道,时光流逝,昔日的大洋如今成了浅滩。钱塘江改道之前,杭州湾是名副其实的后海,海鱼很多,鲸鱼乘潮而来,掠食无数。《康熙海盐县志》卷二载,海里的鱼类有黄鱼、石首、鲟鱼、鲻鱼、鲨鱼、曹白鱼、梅鱼、鲥鱼、鱼虖、马泮鱼、比目鱼、箬鲽鱼、鲳鱼……这么多鱼,自然吸引着古往今来的目光。临水垂钓有之,驾船撒网有之,甚至还有趁着钱塘江潮水卷来之时,拿着大网抄鱼,这种抓鱼方式我们沙地称之为“抢潮头鱼”。我的二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潮头鱼的传承人。据他说,现在抢潮头的人少了,当年为了生计,很多人都去抢潮头鱼。抢潮头固然需要不怕死,但更需要胆大心细。首先要练习沿江跑步,跑得过潮水就可以买网兜捞鱼了。人在沙洲上跑,眼睛看着潮头,看准白花花的大鱼翻上浪尖之时,用力一抄,不管有没有抓到,转身就跑。钱塘大潮力量巨大,浪头上有许多十几斤的大鱼,这些鱼被泛起的泥沙冲得晕乎乎的,半死不活,很好抓。抢潮头鱼合格的,都是遇事冷静的人,惊慌失措的都被潮水冲走了。二伯说,有时候踩到水了,就不能跑,一跑就被水绊倒了,要一跳一跳往岸上跨。他们有许多口口相传的秘密,都是拿命换来的。一方水土一方人,后海苍茫,养育了杭州湾上剽悍的渔人。(注:头图为后海示意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