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微散文姚鸿飞变海燕朗诵

(设计:丁简)

文/姚鸿飞

天儿真好,没有怕人的寒风,塞外冬天能这样的晴暖,真是难得了。

一排排高大的杨树在晴空下静立,午后的阳光笑眯眯地洒落一地的温情,喜鹊栖在枝头聊天,鸽子群忽左忽右,肆意飞旋于头顶。

一座村庄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没到饭时,却有烟气袅袅。我知道,那是农家人在烧炉取暖。

“快看,那一堆一堆的是什么?”我望着远处的田野。

“应该是羊粪。”先生说。

“现在还有人用羊粪种地?”我疑惑。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想起小时候父亲常叨咕的一句话。

用羊粪种地,可不是说着玩的,那需要一整套儿的劳动工序:先把它们从羊圈里全部起出来,装满车子运到地里,散成一堆一堆的。待到春暖花开时,再一点点地拍碎,发酵,掺上一定比例的土,然后用工具均匀洒进犁开的田垄里。春光夏阳之下,有汗珠和雨水的陪伴,羊粪在黑暗中悄悄滋养种子生根长大。

“以前的小米多好吃呀。”

“那时的猪肉真香啊。"

如今,常常听到人们这样说。

是啊,化肥的大量使用,新一代农民的收成猛增,钱袋子也越来越饱满。然而,土地越来越硬化不说,长出来的东西都失去了原本的味道,有人还担心起健康的事儿来……

“想什么呢?”先生喊我,“快看,那里也有,那儿还有。”我顺着先生手指的方向望去,成堆成行的羊粪在阳光下静卧,好像专等春风来唤她了。

我看着先生,开心地笑了。

(责任编辑:刘小四终校:杨培铮制作:杨惠泽字)

作者简介:姚鸿飞,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人,教师。喜欢读书,旅行,写写随笔。有作品发表于公众平台和报纸上。

主播简介:吴海燕,在场主播,70后。现就职于中国石油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分公司,爱好文学,热爱朗诵,通辽市科尔沁朗诵艺术学会会员,奈曼旗爱之声朗诵团团长。

在场微散文第三十一期主题

在场精神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发现。我们在从蒙昧中走来,走到现在,走向未来,走向文明的进程中,无时不闪耀着发现的光芒。可以说,发现是人类文明进步中最美丽的风景。

我们在谈到发现时,想到了什么?苏轼是看见:“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宋应星则是创新:“唐开元宫中镜,尽以白银与铜等分铸成……朱砂斑点,乃金银精华发现。”(《天工开物·镜》)欧阳修想到的是表现:“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揜也。”

在场微散文同主题有奖征文竞赛第31期命题:发现

面对纷繁的世界,你会想些什么、想到什么?你介入了吗?不是用形而上的逻辑演绎,而是用你的生花妙笔,呈现你独特的富有创新意义的发现,一个属于你的世界。

在场微散文第31期征文一人一稿,上限为字,必须是原创首发(如其他平台、网站、论坛及报刊已发的,请勿投)。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作者和字数,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简介写在文章下面(请将正文放大为小三号字,标题小二号字加粗),并注明所在地。截稿日期为年1月20日。在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4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