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是孩子们的最爱

儿童戏剧教育实际上是全人教育,通过戏剧教育教学能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表现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8月10日——8月13日我们参加了《儿童剧课程》线上培训,短短的几个下午,聆听大师的讲座,观看孩子们表演的童话故事,让我对儿童剧有了全新的认识。儿童戏剧教育以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最易被儿童接受,也倍受孩子们喜爱,对儿童的艺术审美、语言表达、肢体动作、逻辑思维等能力的全面提升有明显作用。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掌握戏剧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阅读和儿童剧有机结合起来,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戏剧、享受戏剧,从而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养。

通过儿童剧游戏拉近孩子们之间的距离,给孩子们建立一个安全的环境,大部分孩子都乐于参与其中,在表演中也能挖掘出每个孩子的潜能。我们学校自年开始,采用的是新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这便于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帮扶,但孩子们在日程学习生活中,避免不了磕磕碰碰。我班胜利组的一个女生,由于家庭情况特殊,性格倔强,习惯又不好,学习更多需要同伴的关怀和帮助,但她有时不乐意接受别人的建议,时常“委屈”地告诉我,别人不能和她友好相处,殊不知关键问题在于她个人。为此,我也曾经给这个学生换过两个小组,如今问题依然会出现。记得那是周四下午的活动课,为了做好开放日的准备,我给每个小组分配了任务,让他们明确自己小组肩上的责任。

我有意把20课《彩票》的展演课本剧的任务交给了他们小组,胜利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配了适合自己的角色,他们的热情较高,小组长XX演的是外地出差的先生,这个女生演的是彩票站工作人员林海燕。林海燕是文中的主人公,她帮这位在外地出差的先生买了元的彩票,结果中了大奖,林海燕几次电话催促这位先生去领取巨款。

我也特意深入到这个小组,给予他们适当指导,我对他们充分地相信并给予很高的期望,得到了老师厚爱的这个小组齐心协力,他们排练得很投入,果然,在第二天的开放日课上,他们展演得很精彩,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展演过程中这个女生演了故事的主角,她在别人的配合下,入情入境地排演,在小组合作中感受着集体的力量,体验着成功的快乐,同时林海燕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的美德对她来说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小组合作展演拉近了她与小组成员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让她变得懂事。下课后,这位女生来到办公室,轻轻地告诉我:“老师,我不调换小组了,我们的小组其实挺好!”

阅读与儿童剧表演有机结合,让教室成为孩子们的舞台。孩子们自然就成为舞台的焦点,在表演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在我们新城实验学校里,书香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读书沙龙活动每个学期都要定期举行,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喜欢,因为她们自己将在舞台上淋漓尽致地大胆展现自我。一年级时,孩子们在读书沙龙活动中表演《老鼠娶新娘》,才刚刚6岁的孩子们就真正进入角色,喜气洋洋,可爱之极,孩子们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更是超出我们成人的想象。读书沙龙为小朋友提供了读书交流的平台,搭建了表演的平台,同时激发了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通过表演、不仅可以表达他们对故事或童话的理解与感受,还可以创造性地发展故事的情节,抒发自己独特的感悟。学生在表演中情绪是积极的、欢快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快乐,表演的过程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

课本剧的表演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记忆。学生学习一篇新课文,如果能够按照作品中的角色的思想、感情、对话和动作,站在角色的立场上去表演。就可以体会到文章中语言文字使用的准确性,加深对部分重点词语的理解。有些词语老师讲了许多,不如表演时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态。通过表演,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学本课堂下孩子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他们能够大方地走上讲台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尤其是孩子们的表演课本剧更加精彩。令我难忘的是我班孩子们上的一次次观摩课,《巴斯德征服狂犬病》,学生扮演巴斯德,身穿白大褂,拿着听诊器,给小梅斯泰尔治病的情景,是那样的逼真。我们上的《端午节的由来》一课,孩子们上网搜集有关屈原的资料,他们在展演时,加上历史背景,串上屈原《离骚》,那深情的朗诵至今回响在我的耳边。

五年级时,孩子们自己会进行创新性展演,他们会丰富课文的情节,加上精美的台词,入情入境的《狼牙山五壮士》,把大家带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更让我惊喜的是《刘三姐》一课,他们在展讲时,边讲边演,竟然把刘三姐的唱词全背了下来,有一个女同学学刘三姐唱对歌,唱得很有点味道,让台上的同学、台下的老师掌声热烈。课本剧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型教学手段不断出现的现代教学面前,更应该发扬光大。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实际,有序地、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将会把我们的教学提升到理想的境界。

儿童剧是孩子们的最爱,在剧中孩子们都是学习的主人。

作者简介:

刘雪姣,新安县新城实验学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贯遵循“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在工作中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对教育方式的研究,引领学生沐浴阳光、沉浸书香,和孩子们一同成长。

来源:新安教研

版权归原创,版权及国外任教汉语和其他事宜,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6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