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核动力轰炸机航程达48万公里,

现如今,核能被认为是人类最具希望的“未来能源”之一,随着核反应堆小型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核能被应用在了核动力航母、核动力潜艇,甚至是核动力巡航导弹上。核能的出现使得武器装备的性能大大提升: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在加注4吨重的核燃料后,就可以航行万海里,基本可以25年不用更换燃料。而俄罗斯正在研发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则号称射程接近无限远,飞行速度超过几乎所有拦截导弹。相信一直以来在军迷心中也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核能有如此大的优势,为何现今全球却没有一款核动力飞机呢?其实,核动力飞机还真被造出来过。在上个世纪的美苏军备竞赛中,美苏为了能让己方的轰炸机在航程和滞空时间上压倒对方,纷纷开始了核动力飞机的研发。年,美国开始打造全球首款核动力飞机项目,美空军选定由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B-36H作为改装平台,再由通用电气公司负责开发机载核反应堆,并给核动力飞机的型号定为NB-36H轰炸机。根据美空军的设想,NB-36H在核动力装置的加持下,航程可以达到4.8万公里,而地球赤道的周长也才4万公里,也就是说NB-36H轰炸机可绕地球飞行一圈有余。年,搭载了核反应堆的NB-36H迎来了首次试飞,并且在此后的两年间共进行了47次试飞,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数十次试飞的过程中,NB-36H轰炸机仍然采用常规动力方式飞行,并没有使用核反应堆提供动力。在试飞中,工作人员主要记录的是核辐射影响的数据。为了减少核反应堆辐射对机组人员的影响,NB-36H的座舱后方安装了一个圆形防护罩,这个防护罩的材质由铅和钢组成,厚度达到了10厘米;另外核反应堆也被一个巨大的水箱包裹住,水可以同时起到屏蔽和反应堆核心慢化剂的作用。NB-36H的座舱但即便是经过了层层的防护,距离核反应堆仅数米之遥的机组人员也十分担心被辐射。除此之外,NB-36H核动力轰炸机没有投入使用还有两个重要原因:首先,搭载了核反应堆的NB-36H就像是盘旋在空中的核弹,一旦出现意外坠落,那就无异于向事故区域投掷原子弹,甚至可能波及数万人的安全;其次,在上世纪60年代,洲际导弹的射程和打击精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也就削弱了核动力飞机存在的意义。在多个方面的考量下,美空军最终选择放弃NB-36H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1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