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筑响一一个人上路,发现珍奇日本与乡下美
编者按:都筑响一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自由编辑,他打破常规,只做自己感兴趣的选题,比如走访上百个东京普通人狭小公寓拍摄“JapaneseStyle”,拍摄日本人常去却不被设计界理睬的“情人旅馆”,探寻日本、美国和世界各地古怪珍奇的景点,收集死刑犯临刑前写下的诗句,报道日本本地嘻哈歌手……
《圈外编辑》是都筑响一年出版的问答式作品,该书可视为作者的采编生涯回眸,充满了洒脱、真实、痛快的人生感悟。“白费功夫的编辑会议”、“不要跟同行喝酒”、“网络搜索是种毒品”、“点击数是恶魔”……毒舌且有冲击力的文笔背后,是他对人间的冷暖观察,对体制与主流价值观的不妥协。
以下摘自《圈外编辑》之“为何是Roadside”一节,该书中文版近日由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
游移,才能让人逮住你
《东京风格》出版后,我的下一步是把目光放到非都会地区的“ROADSIDE”。某天我和当时的《周刊SPA!》(扶桑社)总编一起喝酒,聊到“日本乡下有大青蛙雕像等等怪玩意儿对吧”,气氛随即变得很热烈,于是我们想,要是收集那样的玩意儿也许会很有趣。真的是用差不多这么轻率的节奏谈成了年启动的连载“珍奇日本纪行”。
当时还没有网络存在,市面上也完全没有这种路线的导览手册,我们一开始甚至无法想象偏远地区到底有多少珍奇景点,因此原本预定的是短期连载。“嗯,大概三个月左右吧。”结果一踏上探访之路……不得了了,好多好多。
我在POPEYE时也好,在BRUTUS时也好,在工作分配上算是跑海外线的,日本国内我只知道京都之类的有名观光胜地或滑雪场,因此去毫无相关信息、不曾到访过的乡下地方绕,感觉就像去了“日语通用的国外”,真的非常刺激。这并不是在嘲讽乡下地方,而是在形容我的震惊程度。先前我根本不知道秘宝馆的存在,在东京也没看过汽车“代驾”服务。
我采访到浑然忘我的地步,不知不觉就过了五年。集结连载内容出版的《ROADSIDEJAPAN——珍奇日本纪行》成了厚厚一大本摄影集。连载结束后,我还一个人努力不懈地继续采访,在年推出两本一套的增补修订文库版,增加的介绍地点应该有个以上。
做《东京风格》时还可以靠轻便摩托车在东京都内四处移动,但要去非都会地方就行不通了。因此我请朋友介绍二手车行给我,提出请求:“总之给我坚固国产车中最便宜的。”对方就用12万日元的价格把马自达什么什么的轿车卖给我。后来车行的阿姨又说,从停车场开出来时稍微擦撞到了,算你10万就好。(笑)日后换了许多车,还是最怀念它。虽然车上有音响(只能放磁带),但喇叭的锥盆破了,吉米·亨德里克斯的音乐放起来倒是很棒!
当时汽车导航系统才刚上市,价格高到下不了手。我只好将道路地图塞在方向盘和肚子之间,东北也好、九州也好,全部照去不误。大致上会决定好一个区域,比方说“这个月就去石川县一带”,然后走高速公路到那里去,抵达后只走普通道路。如果不这样,什么都找不到。
这年头只要搭新干线或飞机过去,然后在当地租车就行了。但当时连租车都不便宜,更要紧的是,当时还普遍使用底片机,我会将4×5大型相机到单眼相机等自己拥有的全部器材塞进后备厢,买一大堆底片放进冷藏箱,自己一个人开车到天涯海角。长距离移动的话,会在高速公路的休息站小睡。
即使在当时,这种采访方式在一般周刊之间仍算是特例。截稿日来得很快,所以通常会让编辑、摄影师、文字写手组成团队,事前进行各种规划。不过我要做的主题根本没人做过,无法事先拟好计划(那时的乡下地区旅游指南只有RuRuBu),日期不能先排,所以不能请专业摄影师。不过,要是一个人踏上旅程,一个人开车、拍照、写文章的话,总是生得出东西。基于纯粹经济方面的理由,我过去一向自己拍照、写文章,后来我的工作大致上也都是采取这种形式。
经常有人问我:“你是有所坚持才全部自己来吗?”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没受过正规训练,现在拍照时还是会怀疑有没有拍成,为此担心(底片时代更是严重),说实话,我很想把出差的行程安排或拍照等工作交给别人,自己专心采访、做下一个地方的事前调查就好。但我没有组成团队做事的预算。一个人做得成的话,那也只能做下去了。还好没边开车边打瞌睡撞死在路上呢,我说真的。
电视上的旅游节目会有地方餐馆的老板、旅馆的女侍者、搭同一班各站停车列车的人(笑)告诉你:“某某地方很有趣喔。”我起初也……不至于相信那套(笑),但会设法住进历史较悠久的日式旅馆而非商务酒店,以为可以问到各种信息。
当时的旅馆,讨厌单人旅客的倾向很强烈,不过我还是通过地方旅游导览中心协调,硬是住了进去。然后和送食物来的女侍者交谈。
“这附近,有没有什么好玩儿的地方呢?”
“讨厌,您真色!”
“不,不是这样的!”
“那您是想去什么样的地方呢?”
“比方说……秘宝馆之类的。”
“就说嘛!”
对话总是会像这样发展,彻底碰壁。请想想,如果你老家过去第三栋建筑是秘宝馆,而你母亲20年来不断对你说“不准去那种地方”的话,你只会对它视而不见,它对你来说就跟不存在一样。因此,当地人未必对他住的地方最了解。东京聚集了来自各方的人,问他们故乡哪里好玩儿,他们还是不知道。因为他们正是认为故乡无聊,才费尽千辛万苦跑到东京。
我清楚记得自己最早前往三重县鸟羽秘宝馆时的状况。我不知道位置,所以到车站前的观光导览中心问:“秘宝馆在哪里呢?”结果对方答:“这个嘛……”完全问不出个所以然。真怪呢,我心想,结果一走出导览中心发现秘宝馆就在旁边!可见他在装傻,因为那不是他们引以为傲的知名景点。
于是,我开始采访后很快就放弃仰赖当地人的念头了。尽量不住日式旅馆,而是住商务酒店,吃饭都吃外食,彻头彻尾靠自己的双手去挖掘。放在酒店前台旁的观光景点宣传单,我也会一一收集。
找不到可报道的地方就不能回去。我经常碰到明天非得回东京不可,却完全找不到题材的危机。抱着绝望的心情不断在国道上开车奔驰,到最后的最后一刻才冒出一个广告牌:前方五公里,纯金大佛!
起先我以为自己似乎还蛮擅长找那类景点的,但出乎预料的邂逅一再发生,有天我才突然醒悟:不是我找到对方,而是我被对方找到。我并没有发现什么,只是被“叫”了过去。听起来或许很奇怪,但我渐渐相信事情就是这样。
就以坐拥纯金大佛的寺庙为例吧,那里当然没什么客人。背着相机在空空如也的寺庙内站着站着,仿佛有人拍了我后背一把,用不成声的嗓音说:“我也在努力,所以你要往前走。”
光是停留在原地,不会遇见什么新事物。傍晚在弯弯绕绕的山路上开车开累了,再撑30分钟就能抵达温泉街好好休息的节骨眼儿上,突然发现路边电线杆上绑着手写的立式广告牌:“乡土天才画家·个展开放中,免费进场!”
斜瞄个一眼,开始对自己搬出“反正押不中啊”或“山路上没地方可以掉头”之类的借口,开始想吃饭、泡澡的事。但过了五分钟左右还是在意得不行,硬是掉头绕回去看看。当然了,这种情况下99%会希望落空,但有时也会遇见1%的幸福。这种机会总是在我最不想绕到其他地方的绝妙时机出现,而这时的胜负关键就在于,心想“八成会希望落空吧”并哀叹的同时,我愿不愿意掉头回去。
经常有人问我发现有趣地点的诀窍是什么,其实我只有“不断跑”一招而已。要是真有诀窍,我倒是希望别人告诉我呢。
有一种生活极为普通,在媒体眼中也许毫无可取之处,但它就是完好地存在着,不会让任何人蒙羞。我在东京这座都市的室内发现了这种生活,做出《东京风格》;而将范围扩大到日本非都会地方,并在户外探求到的此类生活面貌则收录在ROADSIDEJAPAN中。
书名另有“珍奇日本纪行”几个字,因此有人认为它是珍奇景点搜集的先锋。但对我来说ROADSIDEJAPAN呈现出的是一大片风景,构成它的一个个路边景点都是一种“场所”,让我们得以在媒体或高级知识分子硬塞过来的价值观的外侧,过着合乎本性的生活……或者说只有我们自己才了解的、合乎本性的生活。介绍一个个景点的珍奇性反而是次要的。
通过《东京风格》,我想消除狭窄公寓居民心中矮人一截的感受,同样,我做ROADSIDEJAPAN时有一个很强烈的想法,就是希望那些认为“不去东京是行不通的,但自己没那个能耐吧”的地方上的年轻人读完书后,能稍微修正他们对脚下土地的看法。
“纯金开运世界”大观音寺三重县榊原温泉,出自《ROADSIDEJAPAN——珍奇日本纪行》
奇幻风情人旅馆,摄于大阪市舞风恋人旅馆,出自都筑响一的STREETDESIGNFILE系列
我一定要将美国50个州全跑遍
ROADSIDEJAPAN告一段落后,文艺春秋的编辑找上了我。以前我曾经在文艺春秋旗下杂志《马可波罗》(是的,它也停刊了)有一个专栏连载,叫“学舌创作者天国”。文艺春秋的编辑说他们有新杂志要创刊,要我帮他们写点东西。“什么样的杂志?”我问。对方答:“像BRUTUS的文化杂志。”(就是后来的TITLe。)于是我拜托他让我做一直很想实现的《珍奇世界纪行》美国篇。
有一系列导览手册叫《漫步地球》,其中介绍欧洲的手册非常多,依照国家分的是基本款,另外还有“小村巡礼”之类的主题。不过美国只有纽约、波士顿、西海岸、佛罗里达和“南方”之类的大分类,就这样没了,现在大概有更多本吧。不过那几个著名大都市在美利坚合众国反而是例外式的存在,庞大的“美国”对我们来说仍是完全未知的,它们才是压倒性的大众。就像东京不是日本的典型,纽约也不是美国的代表。
音乐也好,电影也好,我的养分几乎都源自美国文化,但我对真实的美国却非常不了解。不只如此,越是精英越看不起美国。明明美国这个国家或政府,跟一个个美国人根本是两回事啊。因此我暗自怀有一个野心,那就是不管花几年也无所谓,我一定要将美国50个州全跑遍,结果文艺春秋这时来跟我聊,可巧了!(笑)
于是我就说:“好啊,来做吧!”杂志刚创刊,预算充足,因此开始我每个月都定好一个州,飞过去探访,但身体实在撑不住,大约第二年起改为一年去三四次,一次待三个星期到一个月,然后探访好几个州。
我还是一个人上路,抵达机场后就租车开,到了傍晚就沿公路寻找当天过夜的汽车旅馆,如此重复。后来从年起,公司大概发现他们为了区区四页报道花了太多经费吧,总编每换一任就会拍拍我的肩膀说“差不多了吧”,但我紧咬不放:“当初是答应让我跑完50个州的对吧。”好不容易才撑完全程,花了七年。然后呢,TITLe在我连载结束的次年,也就是年也停刊了……但愿不是我害的。(笑)
当时网络已普及,可以做一定程度的事前调查,而且就在我上路采访的前一刻,美国出版了一本书叫ROADSIDEAMERICA,它就像美国版本的《珍奇日本纪行》,我参考了里头不少资料。不过呢,果然还是有许多事情不去当地是不会知道的。我抵达一个城镇后,第一件事就是去书店买地图和当地旅游指南。还有,星巴克之类的年轻人聚集地往往会放免费刊物,这也帮了我不少忙。不过在这里也跟绕日本时一样,最有用的就是汽车旅馆前台旁边放的当地观光景点宣传单。网络无法将那种区域性的信息全部都涵盖进去,而且也有很多珍奇景点没开网站。
不过,美国的乡下和日本的乡下有很大差别。日本地方上的居民中,有相当多人认为住乡下就是矮人一截,并不怎么爱自己脚下的土地,怀有“还是东京比较好……”的想法。不过美国人完全相反。
我们日本人一旦变成大富豪,会做什么呢?大部分的人都想尽量在靠近东京中心的地方盖宫殿吧。但美国人会想在尽可能远离人群的地方置产,房子盖得越大越好,房间数越多越好。“邻居(在)几英里(之外)”是最棒的炫耀之语。因此有钱人大多在蒙大拿州或怀俄明州坐拥巨大的牧场,搭乘私人飞机上下班。
基于这样的心理,美国人不会认为自己居住的城镇人口稀少是件丢脸的事,反而引以为傲。驾车奔驰在公路上会发现,城镇入口处大多会立“POP”之类的牌子。一开始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其实那指的是该镇人口数(population)。纽约大概是太大了,所以没立那种牌子吧。最棒的是,“POP1”的牌子真的存在。居民一人……也太少了吧!旅行途中我逐渐明白,在那种地方用自己的方式生活下去,是美国人心理的具现。
左,被当代美术馆化的芝加哥郊区购物广场;右,如今持续于水泥骇浪中沉没的遇难船只,马萨诸塞州,皆出自《ROADSIDEUSA——珍奇世界纪行》(美国篇)
“鄙视链”没完没了
傍晚一到,我就会寻找入住的汽车旅馆并绕到沃尔玛那类大超市去,买晚餐配菜。
一开始我还会找巴格达咖啡馆之类的“公路食堂”,但那种餐厅其实在美国已濒临绝种,要吃外食只有麦当劳、塔可贝尔、必胜客等选择。我发现每天吃这些对身体实在太糟了……于是途中买了小型携带式电饭锅,从东京带免洗米、含高汤味噌。
在乡下要找好吃的餐厅很难,但食材丰富,我会随意买个鱼、菜、肉,回汽车旅馆房间后先煮饭,煮好装到其他容器去,接着烫肉和菜,然后将味噌溶进热汤……为了进行这种“汽车旅馆烹饪”,我不断跑超市,对美国人会买什么、吃什么渐渐有了切身的体会。只要观察购物中心停车场聚集的青少年,就会知道美国年轻人现在只听嘻哈了,白人、黑人、西班牙裔都没有分别。
移动当然全靠租车。租的车实在太多了,途中开始觉得这有意思,给每辆车都拍照记录。汽车旅馆的房间也拍了,看起来全都一个样,但还是有趣味性。
在美国旅行,大概只有在纽约、波士顿、旧金山、新奥尔良才不用开车吧。其他地方,也就是美国国土的九成,都得开车去绕才看得出个所以然。
因此我每天的步调都是从早到晚开八九个小时的车,采访时间一小时。再怎么喜欢开车的人都会腻。(笑)美国人却似乎不会腻,不知为何。这点真的让我感到不可思议。一般美国人最讨厌的不是被迫长时间开车,而是长时间坐在副驾驶座。他们说握方向盘比坐在那里开心多了。唉,但我握方向盘久了会腻,而且也没有旅伴。这时最大的助力就是广播电台。
在日本旅行时,我深深觉得地方上的FM电台的无聊是绝望级的,虽然东京也差不了多少。明明播放音乐应该才是原本的目的,主持人却不断吐出不知所谓的废话,介绍笔名很丢脸的读者投稿,最后播放唱片公司的主推歌曲,主歌副歌都唱一遍后就切掉,收工。类似这样。
我为了做《珍奇日本纪行》在日本各地晃的那阵,我的画家好友大竹伸朗也在文艺杂志《海燕》(倍乐生旗下杂志,它也在年停刊了)上写专栏,以非都会地区的绘画为主题,因此我们有段时间经常一起旅行。很受不了日本乡下电台的无聊,要出发去某地前,大竹都会自制好几卷磁带合辑,有趣极了。不过连听一个星期还是会腻。10万日元买来的破车没有CD播放器,我们经过廉卖电器行时突然想到,买台电池式的CD收录机不就得了!之前怎么都没想到呢?连自己都傻眼了。我们买了最便宜的CD收录机,在高速公路休息站买了演歌等各类CD,一面播一面开车,结果路面只要稍微有点起伏音乐就会跳掉,根本用不了。我们两个人在那之前都不知道车用CD播放机跟一般的不一样。(笑)
回到美国的话题。不管多小的城镇,都有好几家当地FM电台。不管去到什么地方,都有数十家电台让你从中挑选喜欢的听。日本乡下才两三家啊。
有人说,每四个美国人就有一个会在开车时听乡村音乐,因此最多的就是播放乡村音乐的电台。除此还有各式各样的电台,不过意外受欢迎的是经典摇滚台,也就是专播60年代至80年代摇滚乐的电台。不是一个节目播,而是整个电台24小时都在播放令人怀念的摇滚乐。
那完全就是我这代人的音乐,因此听着听着经常有陷入异常怀旧情绪的瞬间。日本的FM电台可不会播齐柏林飞艇吧?我越来越想听那时候的音乐,于是跑到超市或购物中心的唱片柜台淘CD。
乡下购物中心的唱片行内聚集着一窝听嘻哈的年轻人,而我带着乔治·哈里森的《万物必将消逝》到柜台结账,留长发、看起来当过嬉皮、废柴系大叔店员便向我搭话:“这很棒对吧。”
我认为美国境内应该有数百家类似的经典摇滚电台,但到现在为止最多人点播、地位不受动摇的歌曲就是平克·弗洛伊德《月之暗面》专辑里的吧。
我认为二三十年都听同样的音乐、持续喜欢它是最棒的行为。虽然够不上“时髦”的边,但比起“年轻时说非听摇滚不可,不久后说成年人就该听爵士,最后在高级卡拉OK跟大姐姐双人对唱”的人生赢家,到死都听平克·弗洛伊德而且无比满足的人生输家在我眼中高尚多了。我在美国乡下见过非常多这种人。
关于一个又一个“美国珍奇景点”的回忆实在太多了,说都说不完,在此略过不提。我要说的是,策划开始前我曾找纽约或洛杉矶的朋友商量这件事。结果所有人都说别搞那个,还有人说“美国南方的人都有枪,而且还有种族歧视观念,很危险”,并补了一句“而且那些地方不可能有趣”。
然而,我实际踏上旅程的七年内跑完50个州,感到害怕的经验真的一次也没有,疲劳驾驶打瞌睡、担心在山路上耗尽汽油的恐怖倒是尝过好几次。大家恶言相向的南方人反而非常友善亲切。
归根到底,和日本、亚洲、欧洲一样,美国也有大城市看不起乡下的情况。这种情形哪里都有:纽约人瞧不起洛杉矶人,洛杉矶人瞧不起拉斯维加斯人,拉斯维加斯人又瞧不起……大家总是看不起比自己弱小的存在。
前面提过,你报道的对象感受得到你的意图。你若打算从负面角度报道,对方当然会火大,怀抱敬意接近自然会受到欢迎。何况,我可是特地从东京跑到亚拉巴马之类的地方。我靠的不是语言,当然也不是钱。说“诚意”也许有点老套,不过你对采访的人、事、物究竟感不感兴趣,对方绝对感受得到。
杂志连载时的专栏标题是“珍奇世界纪行:美国巷弄探访”,不过连载结束不久后,内容集结成的书改名为《ROADSIDEUSA——珍奇世界纪行(美国篇)》,这又是厚厚一大本摄影集。七年来花在采访上的费用应该相当惊人,文艺春秋的单行本图书部门却说“我们不出这本书”。我一度做好自费出版的心理准备,结果事情又有种种变化,最后摄影集由Aspect出版问世。
我认为今后再也不会有杂志让我跑那种采访行程,所以开始自己做电子邮件杂志。不过要是接下来还有机会的话,我非常想做做看“ROADSIDECHINA”。中国和美国一样,是日本媒体不断污蔑的对象吧,说什么暴发户、爱抄袭,让人家买了一大堆东西再嘲笑他们“爆买”。要知道,我自己的中国朋友都非常绅士、温柔、亲切。一个人要讨厌什么、讨厌什么地方随他高兴,但我认为他必须亲自去该地见识过才能讨厌。
《珍奇日本纪行》还在连载时我就去中国采访了几次。如今想去哪里几乎都能去,而且拥有一定程度财富的中国人也增加了。
人民拥有一定程度的财富,其实对珍奇景点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到各式各样的地方巡礼过后,我掌握了孕育(笑)珍奇景点的要素:
①首先一个社群要有接纳度……或者说忽略怪人的空间面和精神层面的余裕;②要有够宽敞的地方才能做怪东西;③社群必须有金钱上的富余,制作者才能轻松地弄到废弃物,也就是做怪东西的材料;愿意付入场费的客人才会存在。
就是这三点。因此,一个国家里的任何废料如果都被某人拿去重新利用(藤原新也先生告诉我,印度的垃圾很少),那么徒有做怪东西的空间也无法催生珍奇景点。没有富余放任傻子制作怪装置的贫穷国家,也难以孕育珍奇景点。
《圈外编辑》,都筑响一,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译者:黄鸿砚,-3,ISBN:9
——完——
题图与文内图片由出版方提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833.html